南沙开年第一会发布科技政策体系 以创新引领企业规模效益双倍增

撰文: 许祺安
出版:更新:

2025年1月2日,南沙举办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大会,发布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互补双强的一揽子政策,表彰2024年突出贡献企业20强与高新技术企业30强,向全社会释放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当日,南沙发布《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政策意见》(简称《创新驱动27条》),并与省科技厅、省基金委完成了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南沙联合基金(简称联合基金)。

联合基金是广东省首支省区联动基金,将每年将安排不少于2000万元(人民币,下同),支持开展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提升南沙的原始创新能力。

联合基金是广东省首支省区联动基金,将每年将安排不少于2000万元人民币,支持开展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提升南沙的原始创新能力。(主办方供图)

除了联合基金之外,当天发布的《创新驱动27条》中,多项条款提出对原始创新的支持,例如围绕南沙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布局建设一批应用支撑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对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的按上级立项金额的1:1给予最高2000万元配套支持等。

目前,南沙已搭建起以广州海洋实验室为龙头,冷泉生态系统大科学装置和大洋钻探船为核心,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大院大所为支撑的“1+2+N”海洋科创平台体系。加大支持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能力建设,将引导更多创新源头活水流入产业生态,加快新业态、新动能的形成。

除了源头创新之外,此次发布的《创新驱动27条》,即聚焦海洋科技、空天科技、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符合南沙实际特色的创新赛道,突出产业创新的核心方向。

目前,南沙汽车产业、海洋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支柱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拔节生长,为科技创新提供广泛的转化载体和应用场景。

鼓励技术创新方面,南沙将实施“五个十”行动计划,即突破10项前沿技术、制定10个标准规范、打造10个应用场景、培育10家示范企业、建强10个科创园区,每年安排最高1亿元补助资金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按企业年度研发投入的5%给予最高300万元的资金奖励。

南沙支持高校院所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企业承接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在培育科技企业方面,将对新认定的创新平台给予最高300万元奖补,对孵化载体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给予最高30万元奖励。

港澳科技联合创新是南沙的特色与优势,南沙将对与港澳共建创新平台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对引育创赛获奖港澳项目给予最高100万元支持。南沙还会实施“图南之志”青年创新创业计划,大力引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创新人才,在创业启动资金、生活补贴、人才公寓等方面给予最高200万元支持。

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刘炜表示,南沙将立足产业发展需求,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让科技成果能够快速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实现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产业发展带动创新需求。(主办方供图)

去年以来,南沙持续释放“把企业作为城市发展第一资源”的信号,推出“优化企业服务16条”,首次召开全球招商引资引智大会,此次大会延续之前对企业发展的重视和支持。

大会现场,除了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外,南沙还发布了产业相关的《广州市南沙区关于推动企业规模效益双倍增政策措施》(简称“双倍增”政策),旨在扶持一批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企业成长壮大,引导资源向优质企业精准配置。

在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中,南沙将支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以上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将按企业年度研发费用支出额的5%给予最高300万元的资金奖励;对新认定(覆核)的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将一次性奖励300万元。

现场,2024南沙突出贡献企业20强、2024南沙高新技术企业30强授牌。(主办方供图)

“双倍增”政策包括“五点十六条”,核心政策为支持试点培育企业规模倍增,激励梯度培育企业完成相应的规模“倍增”目标,并辅以支持企业做大做优做强、支持企业转型升级、保障企业生产要素等方面的全生命周期扶持政策,全力推动企业实现规模效益“双倍增”。

试点培育企业规模倍增,南沙将对不同规模和研发实力的企业根据其增长情况给予最高300万元奖励。

在支持企业做大做优做强方面,南沙将对产值首次突破特定规模的企业给予最高2000万元奖励,同时鼓励企业互相采购、协同发展,最高奖励300万元。

此外,围绕企业转型升级,南沙将对获评省级及以上“单项冠军”称号、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国家绿色制造示范名单绿色工厂等的企业给予奖励,最高500万元。

现场,2024南沙突出贡献企业20强、2024南沙高新技术企业30强授牌。(主办方供图)

南沙将采取包括支持企业加大投资、支持企业设备更新、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支持企业绿色化改造、支持企业协同技术改造、加强企业技术改造金融支持、鼓励企业实施“零增地”技术改造等七条措施,最高奖励5000万元。

此外,南沙将进一步保障企业生产,保障企业生产载体,对不同成长阶段企业匹配合适的载体;支持企业生产用电。支持推荐企业列入用电“优保”、用电“A类”企业名单,缓解企业用电问题;支持推行信用监管,建立健全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白名单”管理措施,推行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

近日发布的《广州南沙创建国际化人才特区集聚人才九条措施(2024年修订)》提出,对全职高层次人才奖励最高300万元,对于本科、硕士、博士人才分别给予3-12万元的补贴。此外,在教育、医疗、住房、生态等方面,南沙也正提供高品质城市配套。

截至目前,全区区级以上高层次人才915人、区级以上项目团队1768个;近三年,国家重大人才项目入选数约占广州全市三分之一,近五年高层次人才数量年均增长100%;2024年香港科技大学(广州)48名教授入选全球2%顶尖科学家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