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梦工场助力港青创业 莫伟轩:以企业为中心发挥枢纽作用
2010年,前海合作区建立;2014年,前海梦工场正式营运,为港澳青年提供创新创业平台。在前海合作区成立14周年之际,官方发布了《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系列政策及项目》,并针对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创新创业平台,推出“1510”发展模式。
前海管理局港澳服务处负责人侯静女士,以及前海梦工场运营公司总经理莫伟轩,向香港01介绍了前海面向香港青年及企业推出“1元入驻孵化、5亿组建基金、1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等措施,以及对前海梦工场未来发展的愿景。
前海推出的“1510”发展模式,其中“5”是指前海出资5亿元组建梦工场基金。对于基金如何运用到科创企业上,侯静女士介绍,前海联合香港及深圳两地优势的机构,希望可以利用两地的资金、人才以及基金带来的市场、应用场景等优势,为两地青年的创业项目,尤其是香港去内地发展的项目带来更加多的发展机会。
其二,基金将会聚焦在目前梦工场的新定位,譬如AI、文创等,以及各大院校。其三,前海会与香港联审筛选项目,并对企业设有一定的门槛,包括要有社会投资,而基金正正承担此方面的作用。
其四,前海相信除了有政府支持,市场的眼光是独立的。所有项目除了有本身的可行性外,亦要有执行落地的机会及充分得到市场认可,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同时,深圳在产业链上更有优势,可以令项目快速从概念转化成产品,提供供应链并能以较低成本招聘人才。
侯静表示,前海会连起香港、深圳及大湾区城市,以及内地其他城市。除了投放资金,更多是带来市场、资源、人力等方面,相当以导师的方式带企业更好地发展。她又提到,多间头部创投机构已在前海联合组建梦工场基金联盟,希望可以发挥好“生态圈”的作用。
优质产业空间助企业发展
另外,前海推出“1元创新坊”,经过遴选及专家评审后,香港团队仅需1元/平方米/月服务费即可入驻梦工场。侯静介绍,将由AI、文创、金融科技等行业选出专家组成“专家库”,以深港联审的方式为申请人评审。
她提到,除了要有充分的市场化,前海对入驻的项目也有基本要求,譬如受到社会资助,或是香港政府、大学或法定机构特定的项目资助。另外,在前海粤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或大湾区一定级别以上大赛获得三等奖或以上,只要满足上述其中一个条件,便可申请入驻梦工场。
侯静表示,梦工场作为一个孵化空间,“1元创新坊”相当于提供3年免费的创业地方,由于前海有许多优质的产业空间,她希望企业在逐步成长的过程中,也能通过其他方式,譬如产品空间、租金优惠等,继续让企业利用前海优势,包括现代服务业、产业生态等,更好地成长及发展。
前海拥完整供应链 聚焦五大行业
前海梦工场运营公司总经理莫伟轩,曾任香港科技园公司大湾区发展总监,在扶植初创企业方面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他表示,会将此前在香港、福田的经验带到前海,但同时每个地区都有其自身的资源及优势,因此要视乎当地情况才能定好策略。
营商环境近年成为内地讨论的重点,莫伟轩认为,前海有优势之处,虽然香港有人才、科技,但没有工厂、没有市场,而大湾区正正是一个重要基地,深圳作为最接近香港的内地城市,尤其前海可提供空间、高校优秀的科技人才,邻近的东莞更可提供制造,形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
莫伟轩介绍,前海梦工场会以企业为中心,其发展核心是将创科企业、人才放中间,投资者、政府等围住整个生态圈。未来,前海将聚焦AI、EAI、大健康(healthcare)、文创、金融科技等五大行业。
他提到,过去十年间,前海为初创企业提供完善的服务,梦工场也拥有一个稳健的基础,但他希望前海梦工场是推动生态系统,而非单一服务,未来从深圳或大湾区一个重要园区,变成整个大湾区,并联合香港成为国际级孵化器。
莫伟轩期望前海可与大湾区其他城市互惠互利、优势互补,亦希望前海梦工场在创新科技上发挥到枢纽作用,创造环境让不同持份者互相交流。每个城市、每个地方也是前海的合作伙伴,不存在零和游戏。
近年来,许多内地创业园区出现“企业出走潮”现象,莫伟轩认为,梦工场不只是向企业提供金钱上的帮助,而是在创新、研发能力、市场、融资等方面支持企业独立、扩张,目标是成为行业内的领导者,培养国际化的团队。他相信只要达成目标,前海梦工场能避免同类事件发生。
目前,前海梦工场拥有直接管理及外判孵化器等两种模式,对于会否担心难以管理外判的公司,莫伟轩认为各有各好,每个孵化器和加速器也有其独特优点,譬如比较熟悉某行业或某科技,因此要集百家之大成,他也希望可以从香港或外国引入创新服务体系,慢慢融入到前海梦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