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的“2000亿”呢? 中美贸易联合声明为何措辞隐晦
此次中美贸易谈判大有峰会路转之姿,两国达成颇多共识,然而最引发各界注意的,是双方在联合声明中隐晦的措辞,没有提及任何具体数额。
习近平主席特使、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前两日访美,就中美贸易分歧进行谈判。两日的会议后,中美双方19日发表了联合声明,当中提到,“同意采取措施减少两国贸易逆差”、“中方将大量增加自美购买商品和服务”、“双方同意有意义地增加美国农产品和能源出口”等。
刘鹤在当日接受美国媒体访问时也表示,此次访问“积极、务实、富有建设性和成果”,最大成果是双方达成共识,不打贸易战。中美将在能源、农产品、医疗、高科技产品、金融等领域加强贸易合作。
两国达成颇多共识,中美贸易谈判大有渐入佳境的感觉。然而最引发各界注意的,是此次联合声明隐晦的措辞,双方没有提到任何具体数额。此前美国媒体盛传的“中国承诺将在2020年之前缩减2000亿美中贸易逆差”的说法,一如预料地没有出现。
原因自然显而易见,现如今中国自美国进口的年度贸易总额约为1550亿美元(2017年水平),平添2000亿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仅中国不可能做这种承诺,美国自己也无法提供这样规模的商品服务以供出口。
需知,美国对中国的出口结构与其他国家大不相同,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大多是农场品和原材料等大宗货物;美国不少尖端高科技产品,皆未向中国开放。在中美谈判的过程中,中方一直主张“对华开放高科技产品出口是缩小巨额中美贸易顺差的有效方式”,然而美方却一直出于商贸以外的战略顾忌,未与开放。
这也就造成了最根本的问题,特朗普政府想缩小美中贸易逆差的目标,与不少美国鹰派对中国的长期战略顾虑相互矛盾——虽然放宽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能够有效缩小美中贸易逆差,但是这也会帮助中国推进美国鹰派最为顾忌的“中国制造2025”。这是美方需要解决的内部问题。
值得留意的是,刘鹤在接受美媒采访时表示,“中美双方将在能源、农产品、医疗、高科技产品、金融等领域加强贸易合作。这既可以推动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的需要,也有利于美方削减贸易赤字,是双赢的选择。”其中“能源、农产品”是一直就有的,“金融”方面也符合美方的一贯诉求和中国近几个月以来的金融改革开放趋势,反倒是“医疗、高科技”这两个领域颇为特殊。
这是否意味著“重视贸易赤字”的特朗普政府已经作出决定,面对中国“愿意买更多”的善意,决定“开放更多”?
如今,对华强硬日趋成为美国的政治正确和朝野共识。回顾历史,当一个国家迅速发展并挑战一哥地位时,既有大国做出类似反应并不令人意外。即使本轮贸易冲突过后,中美仍可能擦出其他火花。妄图通过一两次谈判便解决贸易争端,这种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尤其是当两国经贸联系早已变得错综复杂的时候。
不过照这次谈判的情况看来,双方已经取得重要共识,也即以温和的方式进行接下来的磋商。中国未来的态度不会有大的改变,北京寻求自身的产业升级和外部稳定环境,而美国究竟要在已见缓和的气氛下谈下去,还是重拾鹰派路线,就看特朗普的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