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伤到“大阵”可大可小? 中医解构腰痛成因及治疗方法
腰痛是都市人常见的征状,不限于老年人会有,很多年轻人或中年人工作时不小心伤到“大阵”,甚至不知缘由持续腰部酸痛,难以断尾!腰痛经常与坐骨神经痛混淆,然而两者征状、治疗方法大不同,要找出腰痛成因,才能对症下药,根治腰痛。本文请来誉丰中医集团注册中医师陈忆敏医师为我们讲解各种腰痛成因,普通腰痛与坐骨神经痛的分别,以及中医怎样治疗腰痛。
腰痛可分急性和慢性 成因大不同
腰痛是十分常见的,很多人都有过腰痛的经历,陈医师指出,腰痛大致上可分为急性腰痛及慢性腰痛。大部分急性腰痛是因短时间内受伤而引起疼痛,比如跌倒时腰肌突然用力、直接撞伤腰部、突然擡举重物使腰肌用力过度、长时间维持不良姿势、运动时腰肌过度扭动等,都会导致腰部肌肉及韧带扭伤。急性腰痛多发于平常姿势不良人士,他们的腰肌较为僵硬,虽未发展至疼痛的程度,但容易因进行突然肌肉收缩的动作而触发疼痛,这类突然受伤所致的腰痛一般病程较短,大多数不会超过3个月。
陈医师续指,另一种慢性腰痛多由长期持续因素而引起劳损,例如长时间姿势不良、工作经常涉及弯腰、搬重物、运动过度如健身举重负荷过重而造成腰椎退行性关节炎、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等,或是因严重外伤而起腰椎移位、腰椎压迫性骨折,这一类的腰痛一般病程很长,严重者可受腰痛困扰多年,难以根断。
腰痛不容忽视 或是严重疾病引致之病征
腰痛除了是因错误姿势、用力不妥等造成腰肌及腰椎受伤外,亦可以是由于某些疾病所引致,像是恶性肿瘤转移、感染细菌引起的骨髓炎、自身免疫疾病如强直性脊椎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红斑狼疮等,此外,腰痛也有可能与泌尿及生殖系统相关,如肾结石、子宫内膜异位,都会有可能引发腰痛,因此,感到腰痛的同时,发现伴随着剧痛、血尿、情绪问题等,最好是尽快求医,确认腰痛原因。
腰痛、坐骨神经痛分不清? 中医教2大分别
陈医师指出,同样为腰部疼痛,普通腰痛跟坐骨神经痛最大分别是疼痛的位置及程度。普通的腰痛患者只是区域性腰肌劳损,疼痛位置局限于腰部,在进行弯腰及转身活动时疼痛则会加重,经过休息,或是透过适当治疗及伸展运动放松腰部肌肉后,便可消除痛楚。
然而,坐骨神经痛的痛楚则可由腰痛牵连至下肢后方,甚至延伸至臀部,大腿、小腿、足趾,带有刺痛、麻痹、灼热、肌肉乏力症状,特点是通常只有其中一边腿受影响。坐骨神经痛的原因是因为坐骨神经受压,坐骨神经由第四、五节腰椎及荐椎神经根组成,穿过臀部深层的梨状肌直到后脚跟,患者在走路、久坐、弯腰,甚至咳嗽、打喷嚏亦可诱发疼痛,而疼痛的程度需视乎神经受压的程度,当坐骨神经严重受压迫时,患者或会变得走路困难,甚至痛到无法走路。假如需准确地诊断出坐骨神经痛及腰椎的问题,就需要进行磁力共振(MRI)检查。
治疗腰痛方法有哪些?
陈医师表示,中医治疗腰痛多以手法治疗,从外缓解肌肉紧张,增进区域性血液供应,并配合内服具有行气舒筋活络、活血化瘀、散寒除湿、消肿止痛功效的中药双管齐下,消除腰痛。
手法活疗一. 针灸
针灸可舒解肌肉紧张,有促进气血执行,通经活络止痛的作用,常用腰部穴位有肾俞、大肠俞、命门、腰阳关、腰眼、秩边、环跳,如有牵连下肢痛,可加殷门、风市、阳陵泉、委中、承山、昆仑等下肢穴位。
手法活疗二. 拔罐
拔火罐有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的作用,同样可促进腰背区域性血液供应,常用于膀胱经腰背部穴位。
手法活疗三. 推拿
单纯腰肌紧张,又无骨折、骨质疏松人士可选择做推拿,透过推拿手法放松区域性肌肉,可即时减轻肌肉过度绷紧引起的疼痛。
至于内服中药,需根据不同证型予以相应的中药,气滞血瘀、寒湿、肾虚都需要对症下药,方能快速痊愈。
气滞血瘀︰
多见于急性腰扭伤病人,常用药物为当归、川芎、乳香、没药、三七、红花、桃仁、延胡索、鸡血藤等。
寒湿︰
常工作及居于寒冷潮湿地方、饮食生冷之人士易发,多受天气转冷潮湿而疼痛加重,常用药方为独活寄生汤。
肾虚︰
老人及平素劳累人士易发,多伴见膝酸痛及下肢乏力,常用药物为杜仲、牛膝、续断、补骨脂、桑寄生、肉苁蓉等。
想避免腰痛 日常生活习惯禁忌知多少?
腰痛令人痛苦难受,但其实不是完全无法避免,陈医师表示,定时适量运动和拉筋,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活动姿势,尤其是搬运重物时,以屈膝取代弯腰;久坐时尽量不要翘脚坐,每隔30分钟起身走动及左右前后活动腰部,另外,亦可以避免一些容易引发腰痛的行为,避免坐或躺于湿地、冒雨涉水,减少饮冰冷饮品及进食生冷食物;在出汗后即时擦干身体、更换干爽衣物及避免直吹风扇等等,都可避免寒湿之邪侵袭人体,预防寒湿郁于经络,引致腰部气血执行不畅,引发腰痛。
陈医师最后提醒,腰痛是十分常见的都市病,但很大部分的腰痛是能避免,日常生活中稍微注意改善姿势和习惯,多做运动,就能有效避免。假如不幸出现腰痛,可尽快求诊,以检查是否有其他疾病问题,以免情况恶化。
誉丰中医集团注册中医师陈忆敏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