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HD儿童全面发展 家长角色举足轻重

撰文: 健康Easy
出版:更新:

大众对于儿童“专注力失调及过度活跃症”(ADHD)的典型病征,应该不感陌生︰做事不专心、善忘、经常发白日梦,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等。这些征状不仅影响小朋友的学业,长远更可令他们的社交以至生活各种范畴带来障碍。作为父母,应如何应对,以让子女减少受ADHD病情困扰,而得到全面发展呢?

精神科专科医生林中键指出,部份患有ADHD的儿童早于两至三岁时,病征已经开始出现,直至入读小学,随着学习需要增加,问题会更加明显︰“他们上堂时漫不经心,做功课所须的时间比其他同学长,因而令他们游戏及睡眠时间减少,长此下去,不仅会成绩下滑,更会失去学习动机,容易衍生负面情绪。”另外,患上ADHD小朋友相对性格冲动,较难与朋辈或同学创建良好关系。

若然ADHD病征影响到生活及学业,林医生建议尽早安排儿童接受诊断及治疗,用药与否必须衡量药效与副作用风险。“中枢神经刺激剂”是其中一类治疗ADHD的药物,大约70%至80%人用药过后病征会有所改善,例如处事变得有条理及自制能力较佳。而这类药物可以分为短、中及长效(4、8及12小时),医生会因应小朋友学习需要而选择用药,随着脑部发展成熟,病征会有所改善,家长毋须过份忧虑。

林医生补充,患者用药后或会有胃口欠佳、消瘦及睡眠质素较差等副作用,家长可安排用药时间在饭后,以减低对胃口的影响。此外,他提醒家长切勿把病征“放大”,应鼓励小朋友发展所长,亦毋须急于治疗后有即时的改变,应给予耐性及提供适切支援,循序渐进改善病情。

精神科专科医生林中键

备注︰林中键医生提醒,治疗ADHD有多种方案,各有成效、副作用及风险,家长应与主诊医生讨论,按子女身体状况及病情,选择适合他们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