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和话你知|世界杯大热假日运动员出没 突然过量运动易肌肉拉伤

撰文: 医师Easy
出版:更新:

最近世界杯盛事成为城中热话,足球热潮席卷全城,在疫情之下的运动赛事更能勾起大众的运动意识,于周末休假时约上一众好友三五成群一同运动。然而,平日缺乏锻炼但在周末时一口气做大量剧烈运动的“假日运动员”,一旦突然过量运动或姿势错误可能会增加受伤风险。养和医院骨科专科高兆祺医生提醒做运动时必须量力而为,特别是平日少运动的人士,更应循序渐进、做足热身。

高强度运动增受伤风险 正确技巧、心肺功能同样重要

高兆祺医生指出,平日缺乏运动的上班族大多长期维持坐姿,以致肌肉力量变差、耐力减退和失去柔韧性;假日时,在热身不足的情况下进行带氧运动(即运用到心肺功能、使心跳呼吸加速的运动),如果过量运动,而本身不幸有隐性疾病如隐性心脏病,心脏超出负荷,更有可能诱发心脏病发,严重者甚至会致死。

“假日运动员”平日做运动的频率低,可能一星期甚至数星期才做一次运动,缺乏正确技巧、基础心肺功能欠佳,肌肉耐力亦不足,因此容易超出身体承受上限,增加受伤风险。以足球为例,由于是涉及全身肌肉的高强度带氧运动,亦是一门团体竞赛运动,多肢体碰撞,潜在的受伤风险相对单人运动高。足球同时是集各种盘球、传球、射球等不同技巧于一身的运动,若技巧的纯熟程度或基础训练不足,加上心肺功能较差、肌肉耐力不够的话就会较易出现疲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而判断错误的情况,更容易造成运动创伤。

解构 3 种常见运动创伤 紧记“RICE”口诀作紧急处理

高医生指出,常见的运动创伤包括肌肉拉伤、骨裂、韧带受伤。

肌肉拉伤是指不同组别的肌肉,有规律地交替收缩和放松时控制失准,导致部分肌肉纤维撕裂,严重者或造成出血肿胀。

骨裂是过度运动下令骨头因承受过大压力,而出现裂痕,常见原因包括在意外中骨头受到突然而猛烈的撞击而骨折;或者长时间持续重复某些动作,例如每天在硬地长跑,便有可能导致疲劳性骨折(Stress Fracture)。

韧带受伤是连接骨头与骨头的韧带遭受猛烈拉扯导致撕裂,常见韧带损伤的位置包括足踝关节外侧、肩膀关节或手指关节,严重的可能导致关节移位(即甩骹)。例如当守龙门的球员用手扑救冲力强劲的射门,便可能出现手指关节韧带受伤甚至甩骹的情况。

以上的运动创伤可透过“RICE”方式初步处理软组织及骨头的伤势。

Rest(休息):当遇到运动创伤时,需即时停止运动,让受伤的组织得以休息,以免伤势恶化和加剧痛楚。人体的软组织及骨头的轻度受伤一般可以透过休息得以纾缓或复原。

Ice packing(冰敷):针对发炎反应,以冰敷形式去纾缓局部位置的血管过度舒张带来的肿胀及疼痛,镇静患处。

Compression(包扎):利用弹性绷带、护膝、护腕或护踭等工具保护患处,减低肿胀和痛楚。

Elevation(擡高):是把患处擡高,将体液引离受伤位置以减少肿胀。

3 招预防运动创伤

根据高医生所指,除了足球、篮球等高强度而又多肢体碰撞的运动外,一些注重装备及技术的运动,尤其是攀岩、滑水、滑雪等,“假日运动员”平日很少接触此类需要多组肌肉协调的运动,更容易出现运动创伤。

要预防运动创伤,可遵从以下方法:

1. 每星期进行至少两次基础训练,可以是透过渐进的带氧运动,持之以恒,提升心肺功能,加上适当的负重运动训练提升核心肌群的耐力和肌力,每次 45 分钟至 1 小时。

2. 量力而为地进行运动,适可而止。要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上限,不要贪一时之快勉强进行过量运动。

3. 运动前要先做足热身运动,伸展肌肉增加肌肉弹性和柔韧程度。当感觉到自己的额头微微出汗,手脚变暖或出汗的状态为之热身足够。

高医生分享曾经遇过的运动创伤个案,一位病人平日虽然有运动,但从未接触过攀石,因而看轻此运动的难度和强度,热身不足,加上没有适当防护,脚落地时扭断膝盖前十字韧带。

除了运动创伤外,高医生提醒,“假日运动员”面对的另一风险是容易中暑,缺少运动会令身体调节体温及出汗功能较弱,特别当夏天做剧烈运动或者在冬天穿著过多保暖衣物做运动,身体只顾出汗降温而未有留住足够水分和矿物质,便会容易导致脱水和中暑。

生活繁忙的都市人平日欠缺时间进行运动,“假日运动员”在追求健康的同时,亦要注意安全,在有足够准备的情况下进行运动,预防运动创伤。

以上资料由客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