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流感期将至 小心新冠流感夹击 专家拆解流感症状和预防方法
天气开始转凉,不少人都多穿衣服保暖预防感冒。本港新冠肺炎疫情近日渐平稳,但香港医学会传染病顾问委员会联席主席曾祈殷曾指出如果同时感染新冠肺炎及流感,死亡风险为一般人的六倍,亦是单计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士两倍,强调市民不能掉以轻心,究竟流感会有甚么征状以及需要注意。
流感情况不容忽视
今年冬天可能面对两大“隐患”夹击,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首席医生欧家荣曾指出,流感在世界各地再次活跃,现时评估本港市民感染风险增加,过往两年市民采取防疫措施,免疫力或下降,加上三岁以下幼童出生后可能没有接触过流感病毒,感染后或会令重症风险增加,呼吁高危人士尽快接种流感疫苗。
香港医学会传染病顾问委员会联席主席曾祈殷也曾表示,如果同时感染新冠肺炎及流感,死亡率是常人的六倍,也是新冠患者的两倍,并发症也会较多,强调市民不能掉以轻心。
流感成因和病征
根据卫生署资料,季节性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致的急性呼吸道疾病,一般于一至三、四月和七、八月较为流行,健康的人患上季节性流感后,通常会在二至七天内自行痊愈。
病征可包括发烧、咳嗽、喉咙痛、流鼻水、肌肉痛、疲倦和头痛,也可能出现呕吐和腹泻等,发烧和,病征一般会在五至七天内自行减退,然而免疫力较低的人士或长者一旦染上流感,可以是严重的疾病,并且可能会出现支气管炎或肺炎等并发症,甚至死亡。
流感病毒主要透过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产生的飞沫传播,亦可透过直接接触患者的分泌物而传播,一般潜伏期为一至四天,患者可在病发前约一天至病发后五至七天内感染他人,而幼儿或免疫功能严重受损人士的传染期甚至会更长。
预防方法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如疫苗的抗原与流行的病毒吻合,流感疫苗对 65 岁以下健康人士提供的保护效用可达 70% 至 90%。基于健康人士也可能患上严重流感,因此除个别有已知禁忌症的人士外,所有年满 6 个月或以上人士都适宜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以保障个人健康,也可向家庭医生查询。
除了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以及环境卫生之外,政府资料也指一般会建议市民每年秋天时分接种流感疫苗,接种疫苗后约两星期,令体内便会产生足够抗体对抗流感。
在 2022-23 季度,疫苗可预防疾病科学委员会建议本港以下人士优先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包括医护人员 (包括安老院舍和残疾人士院舍的护理人员)、50 岁或以上的人士、孕妇、居于护理院舍 (例如安老院舍和残疾人士院舍)的人士、有长期健康问题的人士、6 个月至 11 岁儿童、家禽业从业员及从事养猪及屠宰猪只行业的人士。
流感和新冠病毒分别
台湾中医预防保健协会创会理事长楼中亮分享,新冠病毒、Omicron变种病毒、一般流感及感冒的症状特征。
Omicron、流感、新冠肺炎症状大拆解(按图看清👇👇👇)
根据Mayoclinic资料,流感和新冠肺炎症状有许多相似病征,包括发热、咳嗽、气短或呼吸困难、疲倦、咽喉疼痛、流鼻涕或鼻塞、肌肉痛、头痛、恶心或呕吐,儿童相比成人多常见这些病征。而流感和新冠病毒都可引致严重的的并发症,例如感染性肺炎、器官衰竭、心脏或脑部发炎、死亡,轻症患者通过在家休息和多喝水就可以恢复健康,但是患者重症,就需要入院治疗。
流感和新冠肺炎在病因、传播方式、部分症状都存在差别。新冠肺炎征状一般在感染后 2 到 14 天出现,流感征状通常在感染后约 1 至 4 天出现,新冠肺炎比流感更具传染性,传播速度也更快。若患上新冠肺炎可能会丧失味觉或嗅觉,与流感相比,新冠肺炎导致重症(如肺损伤)的概率更高。
资料来源: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coronavirus/in-depth/coronavirus-vs-flu/art-20490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