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更年期妇女才属高危?3类人、惯用类固醇人士也要提防

撰文: 联合新闻网
出版:更新:

骨松是一种慢性疾病,医生提醒,女性停经之后的骨质会快速流失,老年时的骨质可能失去一半,而糖尿病、慢性肾病,自体免疫等疾病患者,也是骨松高危险群,不可不慎。

台湾阳明大学附设医院骨科主治医生冯尚文表示,人体的骨质由造骨细胞及蚀骨细胞调控,骨质疏松是因骨骼的质或量变差,易发生骨折。人体骨量从青春期开始快速成长累积,30岁左右达到巅峰,之后每年约以0.5至1%速度流失,而女性的雌激素会抑制蚀骨细胞的活性,降低骨质破坏与吸收。因此女性停经后失去雌激素保护时,骨质流失的速度会加剧,每年流失约为2至3%,故停经后妇女须更加留意骨松的发生。

较易患骨质疏松的4个高危族群(按图了解)

+8

部分慢性病也会带来次发性骨松。冯尚文说,第一型糖尿病人因为胰岛素和IGF-1等荷尔蒙缺乏,导致造骨细胞功能受损,造成骨质疏松。再加上第一型糖尿病在青少年时期发病,来不及累积足够骨量。根据统计,30至40岁的第一型糖尿病患者骨质不足和骨质疏松的比例是对照组的两倍。

慢性肾脏病也会导致骨质疏松,主要因为钙和磷的代谢异常、维他命D缺乏、继发性副甲状腺功能亢进,洗肾病人的骨折风险约为正常人的四倍。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病人因有多项共病,且长期使用类固醇,也易发生骨质疏松。

红斑性狼疮及类风湿关节炎等自体免疫疾病的患者,身体处于慢性发炎,发炎性细胞激素上升,引起蚀骨细胞活性增加,也会造成骨质流失,骨密下降;再加上使用类固醇药物,同样会造成骨松。

相关文章:骨质疏松|布冧多吃可健骨?中年起补钙外 还要多摄这2种维他命

+19

针对以上这些慢性病衍生的次发性骨松患者,冯尚文表示,应转介至次专科,如内分泌专科(或是新陈代谢科)、风湿免疫科等,先治疗原本的病因,才能大幅改善后续引发的骨松。但仍不能忽略骨松可能带来的风险。

针对已有骨质疏松症风险因子者,他建议可主动去医院做骨质密度检查(DXA),并利用FRAX(骨折风险评估工具)计算未来十年之髋骨骨折或主要骨松性骨折风险,若为高风险者,就要直接以药物预防及治疗。避免发生骨松性骨折后造成的并发症风险,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而在生活习惯上,建议民众自年轻时培养规律运动的习惯,同时戒烟酒,饮食上补充钙质及维他命D,提前存好骨本,降低骨松风险。

【延伸阅读,更多银发族保健养生建议】

骨质疏松|年长以外 7大原因影响骨骼健康 过轻、少运动也有关

+21

骨质疏松|补钙外更要补肾 多吃五谷、豆类外 中医建议多做一事

+13

妇女健康|20、40、60岁营养需求有不同 年长后多摄蛋白质有原因

+30

银发健康|身体随年龄将现12种老化 参考世卫指引学怎健康老化

+20

延伸阅读:

脚踝扭伤肿得像“面龟” 把握黄金治疗期避免关节炎

骨质疏松中断治疗 恐增骨折风险 治疗考量服药顺从性

【本文获“联合新闻网”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