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手札|中医浅谈针灸特效穴与针灸阵法

撰文: 医师Easy
出版:更新:

对于很多人来说,“特效穴”是对于某一种疾病有特别好效果的穴位,比如说:腰痛特效穴、经痛特效穴丶晕车浪特效穴等;但对于中医师来说,特效穴还有另一个意义,就是指一个穴位可以同时有非常多用途。医师Easy过去曾与多位中医师访谈,发觉特效穴与针灸是有相辅相乘的效果,如果加以基本的针灸阵法,效果可谓双得益彰。 医师Easy今次请来香港注册中医师、承治堂的高学渔医师为大家讲解针灸特效穴与针灸阵法。

高医师以在手腕上的“内关穴”作示范,“第一,内关穴位于手厥阴心包经上,可以治疗与“心”有关的疾病,例如心悸,心绞痛等;第二,它与足厥阴肝经同属于‘厥阴’这个系统,可以兼治肝的问题,所以对于头晕有卓越的疗效。第三,它‘别通’于胃经,可治疗呕吐及胃绞痛。第四,它是八脉交会穴,属于阴维脉。”高医师笑言,以时下流行用语讲,这个内关穴简直是无限斜楝,一穴兼无数职业。

好像一个武林高手,不单止可以一个打十个,而且还会懂得运用不同的兵器拳术。
高学渔医师
从腕横纹向上量度三只手指,便是“内关穴”。(图片:qaxnl)

特效穴非万能 治病需从病因入手

特效穴用途多多,不少人初初学习中医就会追求特效穴,希望可以好似配对般,见这个病,就用这个穴位。可是时间一久,就发觉疾病不是这么容易处理。高医师解释:“譬如遇到胃痛的病人,就想著用特效穴处理好了,但过了几天,问题又回来。然后会发现,病人的胃痛可能是从睡眠不足而来。于是再加两个穴位去治疗睡眠不足,然后又发现睡眠不足是由于长期神经紧张引起……于是又加一个穴位进去,反复如此,没完没了。为什么会如此?其实是因为没有看到整个疾病的蓝图,所以只能从局部着手处理。”

单从胃痛一个征状就想著用特效穴处理,未必能治愈病人。(图片:Shutterstock)

其实透过所谓的特效穴治病,犹如“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是把症状处理,并非从本源上治疗身体的毛病。“要更加有系统地处理疾病,就像开中药处方一样,要‘君丶臣丶佐丶使’四者互相配合。再简单一点来说,就像踢足球一样,不能十一人都是前锋,也不能十一个人都是守门员。需要各个位置有相对应的球员,才能形成一个互相补充的阵型。而这种阵型体现在针灸上,就是我们所讲的针灸阵法。”

针灸非一成不变 需因病情改变阵法

要有效使用针灸阵法(简称针阵),就要对穴位有多方面的了解。譬如中医师想加强身体里面其中一个五行的力量,可以依照着穴位的五行特性,点对点增强一个脏腑的力量,例如针取水经里面的水穴,加强身体里面水的力量。再利用五行生克的关系,将水的力量引导到相关脏腑。“然而,中医有更多的临床情况,是利用针灸穴位的特性,改变身体里的气的运动或物质的流动,将整个身体系统调整。这个时候,我们不会针对个别脏腑去操作,而是使用经络系统引动能量及物质的行走方向,从而改善身体失去平衡的病理状态。”

听起来好像好复杂,高医师举个真实例子给大家参考。“香港人多食生冷食物,令到脾阳不足,引致口淡淡,大便软烂,然后慢慢变得疲倦不堪。治疗是可以考虑用三焦火,温暖脾土,取‘火经火穴’补充‘土经土穴’,这个是基本阵型。可是,病人总不会每一个都如此简单。如果当患者兼夹出现胃胀嗳气,可以改变成先取‘土经土穴’,先针右边,再针左边,将气机往下引,等待胃胀的情况慢慢消失之后,再补上‘火经火穴’加强补充脾胃力量。这样根据不同的兼夹症状,改变针灸的先后次序,甚至改用另一种阵法,从根本上巩固身体,这就是阵法的妙用。”

香港人经常食鱼生等生冷食物,容易令到脾阳不足。(图片:视觉中国)

运用阵法得宜 可令一加一大于二

阵法,可以“联弱胜强”,可以令“一加一大过二”,是穴位配伍的高级应用方法。高医师再举一个我们常用的穴位“合谷穴”作例子。“合谷穴位于手阳明大肠经上,一般用于治疗手阳明大肠经‘循行部位’的疾病。例如头痛,牙痛,鼻塞等等。但考虑到它是大肠经的原穴,‘大肠’在五行属于阳金,而阳金带有强力‘降’的力量。既然有方向,我们就可以因应这个方向而选择其他穴位配合,从而产生不同的调理作用。例如配上带有轻微上升力量嘅肝经原穴‘太冲’,肝为乙木,与大肠庚金相合有情,可以造成一个向下比向上力量强大的循环,用来安定情绪,帮助睡眠,效果非常显著。”

所以中医针灸,就有如高手过招,小病小痛或突发性的症状,使用特效穴即刻处理问题,不失为一个好方法。然而对于长期慢性疾病、积劳成疾,或是亚健康状态,就可能需要用针阵配合,从根源治理身体。

高学渔医师,香港注册中医师。(照片由医师授权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