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三伏天最热心烦气燥易便秘 解暑3汤水沙参玉竹益气生津
小暑(7月7日),二十四节气之一,意指天气日渐炎热,但仍未到最热的时候。中医指此节气易使人心烦气燥、口干渴、易生疮、便秘等不适。小暑应如何养生?有什么生活习惯要注意?
撰文:注册中医师倪咏梅
小暑,传统有云:“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意即这时天气炎热,人站在土地上也如蒸煮般,还冒出热气),不过相比起大暑,小暑的热度会相对轻。《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也有节气歌谣曰:“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三伏天”是夏天中阳气最盛,也是最热的日子 )
2022年三伏天:初伏7月16日、中伏7月26日、末伏8月15日
小暑作为酷热暑天的前哨,大家一定要谨记3个养生重点,好好养生才可以安然渡过这个夏天。
▼小暑3个养生重点(按图👇👇👇)
1. 清热解暑
中医学认为暑气是天地间邪气(致病原)中最热的,因为天地均充斥著高热暑气,容易令人变得烦热、心烦气燥、口干渴、易生疮、便秘等。不想整个夏天都浑身发热,有什么方法可以清热解暑?
生活习惯:避免正午户外活动
尽量避免在最炎热的时候(如正午)出外作户外活动,以免身体吸收过多暑气,导致中暑。反应尽量将行程提早至清早9点前出发,或是稍为推迟,于下午3点后才进行户外活动,避免和骄阳作正面交锋。
饮食习惯:多吃凉性食物
另外,可以多吃一些清热解暑的食物,例如各式瓜果(西瓜、哈密瓜、冬瓜、节瓜、丝瓜、青瓜)或吃梨子、饮绿豆沙、绿茶、菊花茶、银菊露、椰青这些凉性的饮品。
▼清热食疗:银花香柠露(按图👇👇👇)
2. 生津益气
夏天就是出汗的季节,出汗不单带来尴尬的汗味。中医认为汗出会损伤身体的水分(津液),如果不及时补充,就会出现“伤津”的情况,即身体缺少水分导致慢性口干、眼干、皮肤干燥、大便硬等问题。
生活习惯:多补水
汗出是需要靠气来推动的,大量汗出会令身体的气流失,因此大量汗出后人会非常疲劳。身体不错的人,休息一晚就会转好。可是如果本身气血比较虚弱(例如易生病、面青唇白、怕冷或是经期中的话),大量出汗后如没有好好补充水分及补气,很易变成慢性疲劳。如果汗出时吹冷风或受寒的话,亦很易感冒,因此夏天应时刻谨记生津(补水)及益气(补气)。
饮食:多吃清润食物
生津可以吃一些富含水分的清润食物,例如马蹄、百合、柚子、橙、梨、枇杷、番茄、桃子、火龙果、海底椰等等。尽量少食煎炸烘烤、辛辣食物如薯片、炸物等等。
益气的食物方面,夏天可以选用花旗参、太子参、党参及五指毛桃,补气之余也不会太燥。尽量避免使用高丽参,因为高丽参性温,易导致热气。
以下的汤水,可以生津益气,特别适合夏日汗出多及疲劳的人士。
▼益气食疗:五指毛桃沙参玉竹汤(按图👇👇👇)
3. 清心安神
中医学认为暑气通于心,大家都发现夏天时人会变得特别烦躁易怒,原因是暑热入心。如暑气太盛会导致心烦、失眠、多梦、口舌生疮。在高热天气下,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也要特别小心,易出现心脏病发的问题。因此进入夏日,一定要静心养心。
饮食:多吃苦
清心的食物以苦味为主,可以多吃苦瓜、芥菜、芥兰等等。而茶饮可加入莲子心、麦冬、淡竹叶等清心安神利小便,使热从小便去。同时,尽量避免吃辛辣食物,以免加重心火。
以下的茶汤,可以清心安神,对于易烦躁,易口舌生疮的人特别适用。
▼安神食疗:淡竹叶麦冬甘蔗茶(按图👇👇👇)
相关文章:夏天养生瓜|冬瓜止咳丝瓜防便秘5种瓜去湿热 有1种瓜体虚都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