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治疗新方向 创新药企BeOne Medicines促进全球新药可及性!
在香港这个国际化大都会,癌症已成为日益严峻的公共卫生挑战。根据医院管理局数据,香港癌症发病率过去十年以年均2.4%的速度增长,2022年新增病例更超过35,000宗。面对这严峻的挑战,创新医疗解决方案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
香港政府与贸易发展局(贸发局)联合主办的“亚洲医疗健康高峰论坛”于日前圆满举行。作为本次论坛唯二受邀的产业代表之一,全球肿瘤治疗创新领导企业——BeOne Medicines(百济神州,前称“BeiGene Limited”,下称 BeOne)发表主题演讲,深入探讨“构建更公平且永续的医疗健康体系”,分享其在推动全球医疗可及性与创新研发方面的实践与愿景。BeOne成立短短15年,如今全球事业版图拓及六大州,员工数逾1.1万人,拥有超过1,100名专注肿瘤研究科学家,为全球规模最大研发团队之一。其研发实力获业界认可,跻身全球前十六大肿瘤医学领域的制药公司 (根据 Top 20 Oncology Companies of 2024 by PharmaShots排名)。
本文有幸邀请到BeOne的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吴晓滨博士。他将以最前沿的视角,为我们剖析目前癌症创新治疗研发所面临的困难,以及BeOne如何透过自主研发打破抗癌药物垄断、如何利用全球化战略实现创新疗法的快速落地,并分享他对香港作为国际医疗创新枢纽的未来展望。
癌症创新治疗的两大瓶颈:高成本与难以普及
吴晓滨博士指出,当前癌症治疗正面临两大关键瓶颈。首先是研发效率问题,新药开发平均需要耗时10年、投入数十亿美元,这种高成本、长周期的模式严重限制了创新疗法的出现速度。其次是药物可及性问题,许多创新药物在欧美上市后,往往需要5至10年才能在发展中国家获批,且高昂的价格使大多数患者望而却步。这两个瓶颈共同导致了一个令人痛心的现状:最先进的治疗手段无法及时惠及患者,特别是在亚洲或发展中国家。
打破困境、惠及全球患者 BeOne 的创新策略
为突破这些困境,BeOne采取了多管齐下的创新策略。他们建立了全球化临床试验网络,截至目前为止在全球45个国家/地区累计启动超过170项研究,大幅加速了患者招募进程。在技术平台方面,BeOne构建了多元化的研发体系,专注于血液肿瘤与实体瘤领域,致力于开发同类最优(Best-in-Class)与同类首创(First-in-Class)药物,研发管线涵盖小分子靶向药物、双特异性抗体、抗体偶联药物(ADC)、蛋白降解剂以及前沿的细胞治疗等。更为关键的是,公司制定了差异化的全球定价策略,确保不同地区、经济水平的患者都能获得治疗机会。截至目前,BeOne的创新药物已惠及全球170万名癌症患者,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长,体现了其致力于将创新药物普惠大众的决心。
配合香港新政策 加速创新药物落地
被问到香港近期推出的医疗政策如何影响创新疗法在推行落实,吴晓滨博士表示,政策变革为创新药物落地提供了更好的地壤。他指,近期推出的“好药港用”政策和“1+”审批机制的实施,使香港药监部门能够缩短等待其他地区的批准结果的时间,大大提高新药审批的自主性。吴博士对此表示高度期待,“这项改革将加速香港对创新药物的可及性,为未来实现自主审批奠定基础,并有助于香港逐步发展成为国际医疗创新枢纽。而大湾区完善的产业链更能确保药物的快速供应。”这意味著香港患者未来将能与欧美同步,及时获得最先进的治疗方案。
寄语香港科研人才 全球协作与临床连结
为持续推动医疗创新的发展,人才的投入是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尤其在癌症治疗这个复杂且不断演进的领域,顶尖的科研人才更是推动突破性进展的核心动力。对于香港本土有意投身癌症创新领域的科研人员,吴博士提出了实用建议,他强调了三个重要方向:
“横向交流”:科研人员应与全球同行保持密切合作,积极分享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透过开放的交流促进共同进步。
“纵向连结”:深入临床一线,了解实际医疗需求,确保研究方向与患者的真实需求紧密结合,让科研成果更具临床价值。
保持对生命科学探索的热情与专注:这是支持科研人员面对挑战、坚持不懈的最重要原动力。
吴博士强调:“香港科研人才具备国际化视野的独特优势,若能更好地桥接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必将在全球抗癌事业中发挥关键作用。”他的这番话,不仅是对香港科研界的期许,也指明了香港在全球医疗创新版图中的潜力。
癌症治疗未来大趋势:细胞与基因疗法引领新希望
谈及未来癌症治疗技术的发展方向,吴博士特别提及了两大突破性治疗方案: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
CAR-T细胞治疗是一项前沿疗法,目前仍以自体细胞(Autologous)为主。由于须从患者自身提取细胞,其品质易受个体差异影响,稳定性较低,且成本极高,一次疗程动辄高达千万元,对患者及其家庭而言是极为沉重的负担。
为突破这些瓶颈,并实践BeOne“提供高品质药物的可及性与可负担性”的核心理念,BeOne正积极运用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技术,开发基于异体来源、可现成使用(off-the-shelf)的同种异体CAR-T细胞疗法(Allogeneic CAR-T)。透过基因改造,该疗法可应用于不同病患,实现治疗的通用性与大规模可及性。这项创新技术正是全球生技与制药产业积极投入的焦点之一,被视为有潜力实现癌症“治愈”目标的革命性突破。基因治疗则是另一项突破性技术,它透过修改或引入基因来治疗疾病。其目标是从根本上纠正导致疾病的遗传缺陷,例如替换有缺陷的基因、使有害基因失活,或引入新的基因来帮助身体抵抗疾病。基因治疗在罕见病领域尤其展现出巨大潜力。
全球更名 BeOne Medicines 彰显无国界抗癌的坚定决心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近期于全球宣布从“BeiGene”更名为“BeOne Medicinces”,这一举措背后彰显了公司打破地域限制、全球协作抗癌的坚定决心。吴博士强调:“BeOne的品牌宗旨是‘Cancer has no borders, neither do we’,我们令创新癌症治疗普及的初心从未改变。”
截至目前为止,BeOne自主研发的BTK抑制剂和PD-1抑制剂已逾80多个市场获得批准或已递交上市申请,包括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市场与香港在内。这两类药物分别用于治疗慢性淋巴性白血病、B细胞淋巴瘤,以及非小细胞肺癌、食道癌和胃癌等在香港常见的癌症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