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内容

许家杰哽咽忆嫲嫲往事 长者笑谈生死观 绿色殡葬如何延续生命与爱

撰文: 健康Easy
出版:更新:

在这个快速变迁的社会中,生死好像离我们很远,但其实,面对生命的终结是每个人都必须正视的课题。随著年纪渐长,死亡往往无可避免,规划身后事的安排现今在社会上也不再是避讳,不少老友记更愿意与家人及早沟通身后事的意愿,并选择以绿色殡葬形式延续对彼此的爱及思忆。下文分别是年青艺人许家杰先生对死亡的体会、香港圣公会福利协会安宁服务总监陈慕宁女士的看法,以及三位真实长者个案分享对于生死和绿色殡葬的思考。

年青一代如何看身后事

艺人许家杰先生:“发达未必每个人都会有,但死亡一定会有。”

电视剧《爱。回家》里总是充满著欢声笑语,但跳出剧里的角色,许家杰先生对生死有著更深刻的思考。许家杰先生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年轻时对生死话题心存避忌,但随著年龄增长,他意识到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他认为人们总是热衷讨论未来的成就,却很少讨论如何预备自己的最后一幕—这件听起来仿佛是件很严肃或不开心的事,对于他来说不过是必然发生,但只是未知何时。许家杰先生觉得,大家如果早一点做了准备,无论是他自己或家人,当大家有共识,让死亡在未来某刻来临时亦不会带来太大的难过。

“如果你问我,我是想撒在自己的花园里面,”许家杰先生娓娓道出个人的丧葬意愿,“这一刻我知道是暂时未可以的,亦都知道可以在海上撒灰,或者指定的一些纪念公园,我都会考虑这方面。”

谈起他最深刻的,是从小照顾他的祖母所带来的生死体会。

“我自己都有一幅相,这个就是我的嫲嫲。”许家杰认为,如果真的想念她的话,有一部手机或者一张照片,已经可以随时随地怀念到她的所有。

他回忆起照顾祖母的日子,深刻体会生死的意义。谈到祖母的过世,他感到难过,因为未能与她正式道别。当时祖母在医院弥留之际,牧师正跟许家杰及其家人说要跟她说多谢,但未竟回房以后,祖母已经过世。回想过去,他平静但有点哽咽地表示,“那一刻其实都挺难受的,就是好像看不到她最后一面—但同时间我在想,如果在祖母生前我们一直待她很好的话,其实那一刻不是最重要。”

经历祖母葬礼时,许家杰感到痛苦亦挺辛苦,因为做完破地狱的仪式之后,看到她的冰冷身躯会不好受,所以向大家强调“爱要及时”,他以自身看着祖母的照片为例,从照片他感受和回想到他和祖母彼此曾有许多美好的相伴时光。他认为,不要等到要谈殡葬时才去斟酌什么形式,更重要的是花时间多点与家人聊天,甚至可以了解他们将来想怎样过余生。

现今老友记更开放谈生死

香港圣公会福利协会 安宁服务总监 - 陈慕宁女士: “越来越多人愿意去接触殡葬这个话题。”

陈慕宁女士分享,在她接触的长者中,一些较年青的相对会更开放去谈论生死,大概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仍有能力为自己作准备。一些晚期病患者反而因为不舍和担心,令他们会较少去谈生死。“但是我看到这十几年,其实是越来越多人愿意去接触殡葬这个话题,甚至对后事或者绿色殡葬多了认识,”陈慕宁女士指出在绿色殡葬之处,“在这个登记名册方面,最大的困难是未必有很多长者知悉可以进行登记(心愿),他们误以为把意愿告诉家人并知道就行了,所以如果他是从一个想法伸延到说出来,再去到写下来,甚至用行动去表达自己的意愿,相信就会令到他的心意得到圆满。”

绿色殡葬是什么?

绿色生活是未来的新方向。除了在日常生活可以环保和低碳,身后事也可以选择绿的。
绿色殡葬是一种更环保、更可持续的骨灰处理方式,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让逝者以自然的方式回归大地。骨灰撒放在纪念花园或指定水域,以取代以往使用灵灰龛存放骨灰。生生不息、回归自然,别具意义。相关申请程序亦很简单,做到环保简约、费用相宜,亦达“去者善终,留者善别”。

真实个案分享:三位老友记对绿色殡葬并不陌生

在绿荫环绕、荷花相伴的钻石山火葬场和纪念花园里,几位老友记毫不忌讳,笑谈人生和死亡。

绿色殡葬原来并不陌生—Fanny认为随著自己年纪渐长,还目睹许多同辈离世时带给家人不少繁琐问题,便打算要为自己以后的身后事作安排,亦导致她主动去了解绿色殡葬。

而老友记唐太道出自己从前因为做义工的原因四处奔走, 从而接触到有东华三院等等不同地方都在进行绿色殡葬推广,所以她都认识到绿色殡葬的理念。另一位老友记Victor也分享他早年已有绿色殡葬的意愿,他认为现在网上有关绿色殡葬资讯都很丰富,对于它认识也比较深。

老友记们选择绿色殡葬方式大不同

Fanny笑言因为喜欢植物,所以希望将来会撒灰于花园,不过她亦不介意将来有其他人帮她选择在海上进行撒灰,因为她认为海给人一个辽阔而自由的感觉,同时海里有很多生物,代表她的生命可以延续和循环。

唐太则分享她喜欢将骨灰洒落纪念花园的想法,她的子女都很喜欢绿色殡葬的形式,她自觉自己甚少特地抽空跟他们聊绿色殡葬,但有时饭聚亦会提及身后事的安排。

Victor相信,对于年轻一代来说,如何去尊重先人的遗愿比较重要,譬如他选择了绿色殡葬的话,后人应该遵从他的意思去安排。

绿色殡葬好处多多 让老友记笑谈生死观

“我也参加过两次朋友的绿色殡葬,”Fanny指这种新式做法不会为家人带来沉重负担,“如果和我的同辈,特别是子女移民了的朋友倾谈,他们的反应是很接受。”

唐太也认同老友记的说法,“ 我们和同辈谈起生死这个话题,以前说起个个都说 ‘大吉利是!’现在就很开明,还会和你高谈阔论。”

Fanny也进一步分享绿色殡葬好处是价钱相宜,减少财政负担,“ 很多时候,现在的人都以钱方面看;如果朋友从钱角度去看,我就跟他谈钱,绿色殡葬是很便宜的,可以说是不用钱。”

Victor提出绿色殡葬还有一种好处,就是能在网上思念和表达对先人的爱,让后人可以在“无尽思念”网站先人的专属网页去怀缅先人,“ 它不但可以令到后人和先人做了一个互动的关系,互动的关系之中可以传承下一代,甚至延至下几代。”

最后Victor也希望其他老友记预早认识和准备身后事,“ 我这个年纪都懂得上网。如果大家有时间可上有关绿色殡葬的网站看看;老人家如果想绿色殡葬的话,不妨与年青人开心见诚倾谈。”

正所谓“身后事,自己话事。”—长者如果想知道更多绿色殡葬的资讯,可以不同渠道获得相关的资讯,包括:

绿色殡葬专题网站:提供纪念花园撒灰、海上撒灰,以及“无尽思念”的实务资讯,其中纪念花园更有短片及360度实境虚拟导览,可以犹如亲临现场参观。

身后事安排专题网站:列明了后事安排的每一个步骤,鼓励市民安排生前规划。

“人生学堂”推广活动:可以让一家人共同认识有关绿色殡葬服务和其他生前规划资讯。

老友记生前与家人沟通越良好,身后安排便能更妥当。无论您身处何地,生死都是生命的一部分,选择绿色殡葬则能让我们在最后的旅程中,与自然相连,留下一份美好的回忆,为后代留下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或许,您也能与身边的人分享这些故事,让更多家庭提前规划,与所爱之人一起面对未来的每一步。让我们共同在这个话题中找到平静与力量,延续爱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