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心直说|心脏手术点拣好?通波仔定搭桥?医生为你专业分析
撰文: 王玥晨
出版:更新:
“通波仔”还是“搭桥”好?心脏手术让人犹豫不决?别担心!今次《医心直说》由心脏科专科何国栋医生为你详细剖析两种手术的差异、优缺点、适用人群以及风险。年轻人适合哪种?长者又该如何选择?糖尿病患者又有什么需要注意的?所有疑问,何医生以下一一解答,助你轻松了解,做出最明智的决定,守护你的心脏健康!
摄影:周令知
问题一:心脏治疗方案“通波仔”和“搭桥”有甚么分别?
何国栋医生:通波仔其实是一种微创手术,需要经过道管进行。医生要在心脏血管里透过扩张气囊和植入支架,以改善心脏血管供血的情况。一般来说通波仔的创伤性比较低,手术可以在局部麻醉的情况下完成,病人多数在手术后第二天便可以出院。
搭桥手术则需要在全身麻醉的情况下进行开胸手术,医生会利用病人腿部的静脉或胸部的动脉,去绕过已经阻塞了的心脏血管,以制造一条新的通道供血给心脏肌肉。其好处是长远的效果会比较好,但病人要面对全身麻醉和开胸手术的风险,康复期亦较长,手术后需要住院五天至一星期。
问题二:不同人选择通波仔和搭桥手术时,有甚么需要考虑呢?
何国栋医生:其中一个考虑因素是病人的年纪。因为年纪较大的病人,未必能承受全身麻醉或开胸手术的风险,我们会比较建议进行通波仔的方案。但如果是中年病人,我们会著重长远的效果,希望尽量减少需要再做手术的机会,在这个考量下,搭桥手术就比较适合。
问题三:除了年纪因素,还有其他考虑因素吗?
何国栋医生:如果有些病人有长期的糖尿病患,我们会建议用搭桥的方案,因为长远的效果比较好。另外一些病人,其心脏可能有其他毛病,例如心瓣膜的问题,需要同一时间进行开胸手术,那就可能一次过用开胸的搭桥方案比较适合。但如果大家仍然觉得很难去选择手术方案,亦不要担心,只需要请教你的医生,他就会根据你个人的情况,提供最适合的建议给你。
(资料由客户提供)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取代临床医学意见,详情请向专业医护人员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