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春雨潮湿易诱发气管问题 打小人有助身心愉快?

撰文: 医师Easy
出版:更新:

今日(3月5日)是廿四节气中的惊蛰,“惊蛰”意味著万物苏醒,春回大地,“蛰”具有潜藏之意,随著春天时节第一声雷呜的打响,蛰居动物因而苏醒,而对于人体的影响则由于气温变化和潮湿的环境,会使曾受损的肌肉骨骼组织血脉不通,导致酸痛不适或旧伤复发。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心情也相对受之影响,按民间传统,惊蛰是需要借“打小人”以纾解身心郁闷。究竟这项民间传统是否有其功效,天气转变对我们的身心有何影响呢?本文请来香港注册中医师罗秀清医师为大家解答疑难。

“打小人”习俗有助肝气疏通

香港人习惯在惊蛰当日“打小人”,用鞋拍打不喜欢的人或事,借此将污秽、凶险等不吉利的东西消除。“打小人”虽然属于民间习俗,但从中医养生角度来看,却又有另一种意思。“春天属木,是大自然在经历寒冬后,重新焕发生机的时份;而肝属木,对应初春之气。肝的功能主要是统率体内气血的运行,若肝气内郁、无法舒展,就会令气血运行不畅,导致气滞、血瘀等病症,引致胃胀、胃口不佳、饮食不消化、大便不畅、女生月经失调、经痛、乳房胀痛等不适。”罗医师解释。

(图片:joyaijia)

肝气能否疏通与情绪健康息息相关,肝郁者容易出现失眠、多恶梦,易烦燥生气,甚至情绪抑郁,所以打小人活动可助抒发内在的不满情绪,于不损害他人的情况下,排解潜藏的抑郁,以疏通肝气。但罗医师提醒,想自然调达肝气和畅和气血,最理想是凡事看开,以平常心面对生活上的起伏。此外亦可顺应春气多做伸展或轻柔的运动,如在公园和郊野散步等。

天气乍暖还寒 呼吸系统较弱人士须多加注意 不宜生冷饮食

惊蛰前后的气温和湿度的转变,加上花粉渐多会使过敏性体质人士、哮喘患者、体弱者特别容易感到不适。罗医师指出,其实大多数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都是与肺相关,以鼻敏感为例,它主要是与肺寒或肺气虚寒相关。

(图片:lifeplus)

“‘气’有固摄津液的功能,当‘气强’时津液可以正常地在身体内循环;‘气弱’则会令津液易失固摄而流溢体外。所以,中医学认为治理鼻敏感的方针,必须是调整体质,方可标本兼治。”罗医师指出,治疗鼻敏感一般采用综合的治疗方案,包括处方中药、针灸、天灸等。透过治疗加强“肺气”,改善流鼻水的症状,亦能减轻身体对致敏原的反应,预防接触致敏原后的复发。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肺气虚寒型又可细分为不同证型,所以建议患者须就诊专业医师,方可准确地辨证论治。

罗医师建议鼻敏感患者可于早午晚时段,按压迎香、合谷、曲池、足三里、太冲等穴位约5至7分钟,达至酸、胀、麻的感觉,都有助舒缓鼻敏感的不适症状。“在初春食生冷食物或饮冻饮,容易影响初生发的阳气,引发内伏的寒邪,所以有呼吸系统毛病的人士应避免生冷饮食,在清晨及深夜时应特别注意保暖。在天气晴朗的时候,进行适量运动,可以舒展筋骨,有助抒发肝气;同时可以提升肺气,排除寒湿,强化体质,有助减少哮喘病发的机会。”

(图片:heho)

简单数招助风湿关节痛患者 舒缓痛症助入眠

此外,对于患有风湿和关节痛的人士来说,雷雨渐多的天气会使他们的四肢常感到绷紧不适,无法伸展,可说是非常难过的季节。罗医师解释,患有风湿和关节痛的人,一般均有湿气瘀积于关节处,属于“内湿”;而对于气候所带来的潮湿,则属“外湿”,所以在春季潮湿多雨时期,“内湿”与“外湿”相引,病情容易反复加重。

罗医师建议他们在这段时节要去湿健脾,日常可选取准山、莲子、茨实、薏米、土茯苓、牛大力等中药入饡,煲汤或煲水代茶饮用,同时亦应避免进食甜食、肥腻、生冷、浓味食物,以免增加脾胃运化的负担,令内湿加重。

(图片:pngegg)

另外,在潮湿的环境下,缺乏运动而令关节变得肿痛,所以在晴天时,到公园或郊外散步和晒太阳,进行适量运动,都有助排除体内寒湿,强化体质,令“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而在室内的环境,为保持良好的湿度,使用抽湿机都有一定帮助,尤其晚上睡觉前,以抽湿机降低睡房湿度,可有助安眠。最后,罗医师笑称,春季各行养生方法虽然是老生常谈,但却是永恒的真理。

罗秀清医师,香港注册中医师。(照片由医师授权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