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双球菌个案增 专家:到外地留学须注意

撰文: 医师Easy
出版:更新:

近年,不少中学生毕业后,会选择到外地继续升学。根据教育局统计显示,2023年中六学生出路统计调查,接近一成学生表示有意到外地继续升学,最热门地方为中国内地;另有学生有意到英国或澳大利亚。不过有亚太区专家提醒,这些热门留学地方的脑膜炎双球菌感染个案有上升趋势,当中以血清B型居多。以英国为例,当地在2022/23年度,录得396宗脑膜炎双球菌感染个案,当中有356宗属于血清B型,占整体个案近九成。专家提醒,家长及学生在出发前,应该要留意当地传染病情况,并咨询家庭医生建议,接种合适的疫苗。

陈伟雄医生指,任何年龄人士均有机会感染脑膜炎双球菌,当中长、幼、个别群组人士的风险尤其高。

香港儿童免疫过敏及传染病学会会长,儿童免疫、过敏及传染病科专科医生陈伟雄医生指,任何年龄人士均有机会感染脑膜炎双球菌,当中长、幼、个别群组人士的风险尤其高,包括:五岁以下的婴幼儿,尤其是一岁以下、海外升学及移民人士、青少年、65岁或以上的长者、与脑膜炎双球菌感染者有紧密或长期接触的人士以及免疫系统弱的人士。

感染后病情迅速恶化

感染脑膜炎双球菌后,病征可能与感冒相似,例如发烧、口渴、恶心及呕吐。然而,脑膜炎双球菌感染的病情恶化迅速且具致命性,患者可能在24小时内从非特异性症状进展至死亡。一旦幸存,患者可能面临多种后遗症,包括神经系统受损、听力和视力受损、慢性疼痛、皮肤疤痕,甚至需要植皮或截肢。因此,及早识别和治疗至关重要。

为了进一步了解脑膜炎双球菌目前的感染情况,亚太地区(APEC)共识小组早前展开共识小组会议。儿童免疫、过敏及传染病科专科医生、港大医学院儿童及青少年科学系名誉临床副教授、亚洲儿童传染病学会主席,世界儿童传染病学会(亚洲)常务委员关日华医生指出,中国内地作为港人留学热门地点,近年脑膜炎双球菌个案有上升趋势。

关日华医生指出,中国内地作为港人留学热门地点,近年脑膜炎双球菌个案有上升趋势。

关医生指出,根据统计,2023年中国内地共录得99宗脑膜炎双球菌呈报确诊个案,当中涉及一宗死亡个案。至于2024年,截至八月,已经录得98宗个案,当中涉及三宗死亡个案,情况引人关注。其中,今年两宗死亡个案于青海西宁出现,二人原先就读同一所中学,相继因感染脑膜炎而离世,由发病到离世仅数小时。他续指出,宏观中国血清型流行趋势,2015年流行血清B型,但暂时只引入预防ACWY型疫苗。

澳大利亚流行血清B型个案

另一个留学热点:澳大利亚,亦出现同样情况。据统计,澳大利亚于2017年录得383宗确诊个案,翌年便宣布将ACWY疫苗纳入澳大利亚国家疫苗接种计划,令确诊个案逐年下跌。惟自2018年起,B型及W型在澳大利亚成为主要血清型,其中B型脑膜炎双球菌病例(119例)超越了W型脑膜炎双球菌病例(100例)。

Prof. Jim BUTTERY引述报告指出,澳大利亚近年B型脑膜炎双球菌病例超越了W型。

Prof. Jim BUTTERY引述报告指出,“在2016年,W型脑膜炎双球菌个案几乎占据一半。但随着2018年,将ACWY纳入国家疫苗接种计划,B型脑膜炎双球菌成为主要血清型。值得关注是在2021年,B型占整体感染个案51%,但当局仍然未将相关疫苗纳入国家疫苗接种计划,仅开放予个别高风险人士免费接种,导致接种率低。”

为了完善亚太区疫苗接种策略,亚太地区(APEC)共识小组提出四项建议,包括:(一)亚太区应该因应当地个案数目、血清型数据、以及在专家和监管机构指导下,考虑将B型和ACWY型脑膜炎双球菌疫苗纳入疫苗接种计划中。(二)如果所属地区的婴儿及儿童正受B型脑膜炎双球菌威胁,应考虑将B型脑膜炎双球菌纳入婴儿或儿科疫苗接种计划中。而且在规划和实施此类计划时,应该让儿科医生及病人权益团体参与其中。(三)若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当地正存在感染风险,B型脑膜炎双球菌疫苗接种工作应扩展至青少年及年轻人身上,尤其是在人口稠密的地区,以降低传播风险。(四)应鼓励从亚洲前往高风险地区人士,在出发前接种脑膜炎双球菌疫苗,例如前往沙地阿拉伯参加朝觐、小朝,或于节期前往朝觐地带工作的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