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坏习惯|6旬男用“这”剔牙惹感染 半年后肾衰竭需终身洗肾!
不少人都有在清洁牙缝的习惯,但若手边刚好没有牙线时,亦千万不能用其他尖锐物品替代,因为这不但会损害口腔健康,更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有台湾医生分享,曾遇过一名糖尿病病患,本身肾功能就不太好,在某次使用“钉书钉”剔牙,竟戳牙龈导致感染,半年后就因为肾衰竭,需要面临终身洗肾。
台湾肾脏科医生洪永祥早前在节目《医师好辣》上分享,过去他遇过一名病人,罹患糖尿病20多年,肾功能不太好,但平时还算控制不错,但某次覆诊时发现,该名病人的空腹血糖高达近300 mg/dl,还有点轻微发烧。
洪永祥便接著询问对方有没有感冒、咳嗽等症状,但病人均表示没有。后来医生便为病人安排抽血检验,又发现白血球异常升高。最后洪永祥替病人进行详细的全身性检查,这才在患者的口中找到一块白色溃疡。医生解释,由于患者是糖尿病患、神经功能较迟钝才没察觉到。
这时男子才透露,几日前吃完晚餐,想剔牙时才发现牙签用光了,就顺手拿了“钉书钉”扳直当成牙签,但过程中不小心刺破牙龈,可能因此造成感染。
由于当下病人口腔感染严重,洪永祥马上将他转到口腔外科进行伤口清理,因为病人有糖尿病,肾脏又不好,所以需要住院及注射抗生素。洪永祥又透露,经过这次感染后,病患的肾功能进一步衰退,半年就肾衰竭,余生都得洗肾。
对此,洪永祥也提醒,千万不要小看剔牙的动作,口腔黏膜相当脆弱,如果手边刚好没有牙签或牙线,那就漱漱口好了,千万不要拿尖锐的东西乱戳牙龈。
5大使用牙线常见的错误概念(点击下图看清!👇👇👇)
1. 只有牙缝卡食物时才要用
就算没有感觉到牙缝中有卡食物,牙菌斑仍如影随形的附著在两齿缝间、齿龈沟间,若不及时清除,就会开始造成蛀牙,或形成较坚硬的牙结石。因此每天晚上睡前至少使用一次牙线彻底清洁。
2. 使用牙线时太用力
牙线用力过猛地压在牙龈上,可能会造成牙龈的破皮及疼痛。
3. 重复使用未清洁的同一段牙线或牙线棒
使用过的牙线上沾满了牙菌斑,若重复使用,会将细菌带往下一个牙缝。正确使用方法为替换到下一段牙线,若使用牙线棒,则每更换一个牙缝就得清洁牙线棒一次。
4. 忘记最后一颗大臼齿与后方牙龈间的缝隙
最后一颗大臼齿与后方牙龈间的缝隙一样会卡食物残渣,要记得用牙线清洁。
5. 洗牙就好,不必认真使用牙线
很多人会认为每半年的牙医洗牙就能获得足够的口腔保健,但如同前面所说,牙菌斑会造成蛀牙及牙周病的问题,唯有平日自己充分的清洁才有预防效果。
正确牙线使用方法:
1. 拉出适合长度的牙线(约45公分、手臂的长度)。
2. 将牙线缠绕在两支中指上。
3. 在两指间押出约一公分长的牙线(前牙食拇指、后牙双食指),贴著牙面,顺著牙齿像使用锯子般的左右向下滑动,让牙线慢慢滑至牙齿与牙龈之间,再贴著牙齿呈C字形将牙菌斑往外刮除。
4. 换一段干净的牙线,清洁下一个牙缝。
▼快来学做口腔操,改变舌头位置,减少口腔细菌的数量!(按图了解如何分别和改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