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道感染|常挖耳屎惹耳道“发霉” 男子引发脑中耳鸣停不了!

撰文: 浩贤
出版:更新:

不少市民都有挖耳朵的习惯,但原来使用不当的清洁方法,随时会引致感染!台湾就有一名男子右耳突闷胀不适,就医竟发现原来的耳朵内已经“发霉”,虽然后来经过治疗已有好转,但耳鸣声却不绝于耳,就连医生都查不到原因,直到求助中医情况才得到好转。

据台媒报道,该名男子年约57岁,平日有用手直接挖耳朵的习惯,某日发现右耳发痒、闷闷胀胀,且还伴随一些分泌物,于是到耳鼻喉科就医,结果发现外耳道被耳霉菌感染了。

虽然经药物治疗后,男子的耳朵不适已有所好转,但没想到疗程结束后,右耳却开始听到耳鸣声,有时甚至觉得声音像从脑中传出来一样,即使医生再次检查,亦未能发现任何异状。见西医无法见效,长期的耳鸣又令男子无法忍受,最终转去寻求中医治疗,没想到只是服药一星期耳鸣的状况已获得大幅改善。

负责该个案的台南市立医院中医部医生赵念廷表示,霉菌性外耳炎为外耳的真菌感染,常见的病原菌包括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而传统中医里虽然没有真菌的概念,但仍可以“邪气”的角度看待,综合其的病史和舌脉来看,虽然感染已经获得控制,但其实体内仍有余邪未清,可处方中药如小柴胡汤加减来扶正解表、和解少阳,改善耳鸣的症状。

赵念廷又指,患者可自行多按摩合谷穴,该穴位于双手虎口处,可疏散风邪、清肺通窍,为十总穴之一的“面口合谷收”,便是概括了该穴用来治疗头面部疾患的奇效。

他提醒,水上活动爱好者、免疫力低下患者、频繁或过度清洁耳垢的人会较容易耳霉菌感染,并且可能常常复发。平时应避免过度清洁耳朵以免受伤,从事水上活动时也可使用耳塞以防止耳朵进水,尽量保持耳道的干燥,并且避免和他人共用掏耳棒。

此外,除了病人本身的生活习惯容易造成霉菌感染外,也可能与湿热的体质有关,赵念廷提醒,可由中药调理体质来降低再盛行率。

耳垢需要定期清理吗?

根据卫生署资料,其实在大多数状况下,耳垢会顺著耳道表皮细胞的新陈代谢而排出外耳道,不必刻意去清理。用棉棒、耳挖或其他硬物挖耳,只会把耳垢推得更深入耳内,堵塞耳道,引起耳朵不适及影响听力。自己动手挖耳可能会弄伤外耳道的皮肤,若在清理时不慎跌倒,更可能伤及耳膜及中耳。使用不洁的工具挖耳是导致外耳炎的常见原因。若棉棒的棉花球在耳内脱落,更会造成异物入耳,对耳朵有不良影响。

通常只有在以下情况才需要进行耳垢清除:

外耳道被耳垢阻塞造成听力障碍及不适;

耳垢遮盖耳膜妨碍诊断耳科病症(例如中耳炎等);

需要长期使用助听器或深耳道式耳塞的人士。

了解5种耳垢反映什么?(按图👇👇👇)

+10

相关文章:【耳屎】深黄是便秘?绿色细菌感染?5种耳垢看健康按穴位代采耳

如果真的想清理耳垢该如何做?

如果你真的感到耳垢阻塞或不适,可以考虑使用以下方法:

1. 滴入温水或生理食盐水:使用滴耳器滴入温水或生理食盐水,让耳垢软化。倾斜头部,使耳朵朝向天花板,然后轻轻拍打耳朵的侧面,以帮助耳垢流出。

2. 使用耳垢软化剂:耳垢软化剂可以帮助软化耳垢,使其更容易流出。遵循产品说明并咨询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

3. 就医咨询:如果耳垢阻塞持续或严重影响听力,最好咨询医生。

请避免使用棉花棒、针或其他尖锐物品清理耳垢,因为这可能会导致耳朵受伤、使堵塞加重或伤害耳膜。

同场加映:如有异物掉进耳腔应如何处理?(按图睇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