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奏大爆炸】歌手要靠手游突围 打机都随时洗你脑
香港街机文化普及,跳舞机﹑捽碟机﹑结他机﹑打鼓机﹑太鼓机,以至近年的洗衣机“Maimai”体感音乐游戏,除了曲目不同,玩法其实都差唔多,不过每逢经过机舖都容易见到有人跟机,手机游戏普及后,接连出现不同题材的音乐Game,《节奏大爆炸》究竟有咩咁吸引?
细个曾经见人玩音乐游戏玩得好叻,虚心问他有何心得时,他得意洋洋说:“我识音乐架嘛!”我记到今日,因为自小没有学音乐,一直以为与此有关。不懂音乐,导致音乐游戏控制唔好,听落好合理,可是,问返音乐人,却一语道破。乐队“Yellow!野佬”的低音结他手何兆基笑言:“佢地玩的游戏方式唔系玩音乐,只是跟住些一点点来按”,虽然结他机要你拿住枝假结他来操作,跳舞机要你Fing手Fing脚,可是不论如何变,都离不开按“点点”。
讲重点,音乐人会唔会玩得叻啲?何兆基就话:“识音乐冇乜大著数,因为会懒醒!”他解释,虽然识音乐的人节奏感较好,但他们往往会自行估计下一步,或认为“都唔系咁弹嘅!”而导致出错,每首歌都可以提升难度,有些时候“点点”是不按照节奏的。仲有的是,不论拍子如何差,只要你眼晴没有大毛病,手脚还协调的话,基本难度还是应付得了,换言之,自己玩得不好,同反应慢有关。
韩国日本音乐Game各有特色
音乐游戏最重要系咩?当然系音乐。由跳舞机时代开始,游戏出现的歌曲都是大集汇,结合来自不同地方的欧美歌曲。音乐玩得多自然上脑,《Butterfly》就是最佳例子。千禧年起Kpop盛行,韩国三大经理人公司SM﹑JYP和YG旗下歌手都一直受港人追捧,少女时代﹑BoA﹑Wonder Girls﹑BigBang﹑EXO﹑2NE1和Twice,总有一款合你口味,所谓肥水不流别人田,两年前,SM和JYP先后授权推出了音乐节奏游戏《SuperStar SMTOWN》和《SuperStar JYPNATION》,因为是同一开发商制作,因此两者风格极似,只是卡牌人物及曲目不同,而JYP版本,更只能在韩国“市场”内下载。2017年,YG终于授权内地游戏开发商,推出了新游戏《节奏大爆炸》(BeatEVO YG)。因为内地开发的关系,自然推出埋中文版,香港机迷投入度自然更高,而游戏加入了成为明星经理人的故事模式,代入感都提升埋,粉丝甚至会不惜课金,用真钱换取游戏快感。
《节奏大爆炸》会不断推出偶像的新卡,靓相更可以收藏,大大增加耐玩度。
不再“断六亲”
以往游戏还游戏,音乐是音乐,两者冇乜关系,但唔知系科技发展,定系人的脑部发展得快,竟然想到音乐沟游戏。《SMTOWN》除了是手机游戏,更成为旗下艺人发新歌的新平台,例如EXO曾在游戏平台内发布新歌《December2014》,成为乐迷主要的试听渠道。至于《节奏大爆炸》,更增加了现实的互动性,例如5月4日是“乐童音乐家”的李秀贤生日,便可以输入虚宝码,得到李秀贤的特别版卡片﹑5月5日在平台上推出“Winner”新歌《Really Really》和《Fool》等等,甚至透过游戏活动,送出现实的G-Dragon演唱会飞,总之就是沉迷打机之余,都不怕“断六亲”,紧贴音乐潮流。
日韩音乐游戏的两极化
韩国倾向透过游戏将Kpop文化继续延伸,反之日本则著重动漫文化和音乐的融合。日本由“初音”开始,直至近期的《Love Live!》系列,都是具动漫元素的音乐游戏,就连即将推出的手机游戏《网球王子》都是结合音乐节奏元素,可见日系的音乐游戏,倾向动漫化。
还看邻近地区,韩国推出了人气歌手的音乐游戏,日本发展了动漫系作品,就连内地,2015年都推出过《我是歌手》的官方版音乐手游,玩的曲目就是节目内唱过的歌曲,不计《劲舞团》收录的广东歌,香港只有一只叫《Dynamix》的游戏,初期游戏收录的作品大虽然都是香港人创作,可是并不来自主流乐坛,后来的新歌甚至是韩国等地的作品。
其实本地音乐人都很支持音乐与游戏结合。音乐人何兆基又谓:“音乐与不同东西合作对大家都好,音乐与电视合作变MTV,音乐电影夹埋就有故事,点夹都有化学作用。”不过,他却唔认同手机版的游戏。“个Mon太细喇,都唔系𠮶回事!”唯有待他换部大Mon手机,才可以说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