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影片】林二汶入行十年 at17再合体:从没有这么开心
林二汶,一个简单名字,音乐路却毫不简单。每逢提起二汶,不少人第一印象就是好嗓音、胖个子,继而联想到at17、人山人海、一峰二汶。不论角色为何都印证她身边,总有一班好伙伴。“人不应该孤独,我有伙伴不是因为我怕孤独,我有伙伴是因为我爱他们。”二汶,从不孤单。摄影:符祥定场地:HMV Bar & Restaurant
访问时看到的林二汶,一入笔者眼帘已察觉明显分别,她的确比以往清减不少,原来60磅的肥肉已舍她而去。演唱会在即,当然要作多一点突破。二汶的演唱会及专辑都用上《People Like Us》这个名字,看来一向有想法的二汶,又有深层意义想表达。“‘我们’的意思有‘你’和‘我’,‘我们’意味着有盟友,有人成全‘我们’,其实不论是支持或反对你,共鸣感或对比感都可以突显你属于某一类人。”二汶深层地道出《People Like Us》原由。
正正因为“人们就像我们”,所以“我们”身边总有同类型的盟友扶持,在二汶的音乐世界,盟友除了是工作伙伴,更是追随其音乐的乐迷。访谈间,笔者总觉得她是爱依赖的人。“其实我不怕孤独,身边人都觉得我好怕。但大部分时间我都不钟意自己一个人,毕竟孤独不一定要自己一人才孤独。”不怕孤独,但不想孤独,就是她的心底话。
林二汶是乐坛比较难得的歌手,她口中虽说自己是偶像派,但大多数人更趋向认同她的音乐才华,至少她擅于编唱和音,与卢凯彤组合的at17,歌曲更为精彩。当年二人带着青涩的少女味闯入乐坛,命名为at17 ,就是因为当时年龄平均只有17岁。她们首张专辑的作品《The Best is Yet to Come》就充满少女对未来的憧憬,可是数数手指,原来已经憧憬了14个年头。
也许她们对未来太有渴望,2010年演唱会后宣布解散而各自独立发展。回想过去,二汶坦言:“我们起初分开时都只是想独立,我们依赖得太多,依赖到只剩一半,当时的年纪就是想自己变回一个独立个体,所以这段时间只是回复履行,成为完整的个体。”
我宁愿自己处理所有事情,好过我不知道发生什么事,因为我会好冇安全感,万一公司不在怎办……的确,最开心莫过于做音乐、出碟、开骚的决定权都归于自己。
或许这就是合久必分,二汶随口便能提起往事,足见二人经历是如何刻骨铭心。“我记得有一次at17开show,因为沟通问题,我们跟幕后团队有一点误会。本来满心以为做了出色的演出,等待接受我们最尊敬的‘大人’肯定,最后没有,只得到谩骂,我们非常委屈,结果在庆功宴上痛哭。”庆功却换来眼泪,旁人当然不明所以,但一手带大她们的黄耀明,却看在眼里,向她们说:“像我们这种人,我们更加需要坚强,也要知道自己的价值在哪里。”二汶坦言自己心态改变,就是受明哥的说话启示,“自从那一次之后,我的心不再依赖任何人,也不再求任何其他所谓权威人物的确认与肯定,而我也不会再因为谁赞我而特别快乐,也不会因为谁不喜欢我而介意,我也因为这样而自由了。”
有一种伙伴,叫明哥。
享受独立
近年二汶的演唱会都偏向栋笃唱的形式进行,即是在唱歌的同时,将信息宣扬给乐迷,笔者好奇二汶哪里来的大智慧。她笑言自己只是按着成长步伐而改变。“我入行时19岁,书都未读完,读完书就全职入这行,我同普通人出来社会做事,做错了会给人闹冇分别,我没有因为入行而成熟了10年。”
因为有哥哥林一峰和明哥的协助,二汶初入乐坛总算顺风顺水,但若干年后却毅然离开公司,自立门户做独立歌手。她坦言初入行有幸得到公司关顾,所以现在才能走自己想走的路。
“有的士司机说过,Google Map的路线未必是最短,但有时不识路,有条路指你行好过什么都没有!当时的我好需要有人话我知如何走,其实有路走好过冇路行,从前我根本不够胆行,现阶段我够胆自己走了。”
大小事情都要她劳心劳力,她认为比交由公司处理来得要好,“我宁愿自己处理所有事情,好过我不知道发生什么事,因为我会好冇安全感,万一公司不在怎办?以往我就是这样。” 她补充道:“的确,最开心莫过于做音乐、出碟、开骚的决定权都归于自己。”
人不应该孤独,她走出独立音乐路,却从来没有想过放弃昔日战友,但笔者再度好奇,at17、人山人海、一峰二汶,哪个伙伴令她最享受呢?
她忽然沉默,终于开口道来:“我每一刻都享受,每个阶段都还没完结。只是我同时不能做这么多事,每个阶段都好不同,我真是对每个伙伴都好钟意,我选择得就不会后悔。”虽然她不断诉说着伙伴们的好处,但最后终于等到她的内心答案。
她说:“现在的我最快乐。因为整个团队好简单,身边人好支持我,虽然好忙,但好多事自己选择,有绝对主导权,从来都没有这么开心过。”二汶在事业上变得更自由,至少不会为别人的批评而气馁。
落实重组at17
有些人不认为林二汶是主流歌手,因为她有着小众的独特个性,香港普遍乐迷认识二汶,都是透过组合at17而认识的。自从2010年散团后,在新闻上不时会记录她们重组的消息,无奈每次都只闻楼梯响。
“我们都是做事慢的人,各自正在出唱片,完成手头上的事,2017年是绝好时机!”二人早有共识,首先会在达明一派的专辑上,以at17的名义制作一首翻唱歌。
由相互依赖,到各自独立,二汶坦言今次重组未知可以持续多久。“我不知会不会有火花,或许我们会更懂得尊重大家。”一路以来,at17分工都很清晰,二汶负责编曲的方向,而卢凯彤则负责实在的编曲。二汶坦言:“我做的东西其实很虚无,要做得成熟和出色才有意思,不然就像随口说一样。”或许人成熟了,编曲方向都可以成熟起来。
说实在,二汶其实更担心大家太过独立。她说:“我们很久没有合唱过,怎样夹才是最困难的。毕竟solo和组合的唱法是两码子的事,以往有默契,但现今我们各自的唱片都有很多好主导的vocal,两把主音放在一起,可以不习惯。”
她补充:“我都很期待两个完整个体走在一起是否可行,可以是不能的,可能已经找不回感觉了,若要再听我们清新的声音,或许要听回第一只唱片才可以。我们不再是青涩的了。”
有一种伙伴关系,叫默契。
随心所欲的音乐世界
at17重组固然是一项伟大工程,虽然二汶自言音乐路已经很圆满,但她亦希望未来日子可以进一步推广广东歌。
“我觉得这语言很特别,与日文不同,日文要几组发音等于一个字,英文本来好好唱,但广东话好精细,一句说话可以有10个意思,很立体,国语中文字可以有这个效果,但广东话的发音是无与伦比的。”广东话是一种神奇的音乐载体,不难发现,多年来她的音乐都以广东话为主,一直将市场放于香港。
虽然热爱香港,但二汶去年却忽然走到内地参加音乐节目《中国好歌曲》,以一身平实朴素的形象面对13亿人。“我好爱内地歌迷,她们很愿意投入音乐,不知是否语言关系,他们对歌词十分敏感!”但她补充:“我始终钟意在香港,因为我爱的人都在这里,我是不会离开的。”
一峰二汶
提到二汶所爱的人,除了一众音乐伙伴外,当然是与她同样有个性的哥哥林一峰,“我哥好搞笑的,40岁人,细细粒,像细佬多些。”虽然一峰个子矮小,但有着巨人一样的音乐才华,感染二汶对音乐的热诚,她坦言:“一家四口,我最像我哥,我们有着同样的敏感度,看法和反应都很相似,虽然经常互相开玩笑,但我们的感情是很深层的。” 虽然二汶并不是经常与哥哥聊天,每次相聚总是无所不谈,哥哥很叻,对事物看法都很有见地,可是,二汶大都不听从哥哥意见,她觉得,自己的年龄有着自己的处理方法,不一定要选用哥哥较成熟的做法,让自己一路成长。 由at17开始,二汶已经不时和哥哥有音乐上的互动,由血缘到音乐世界都密切联系着,难怪她说:“如果我爸妈百年归老,基本上只剩下这位家人了,我想像不到没有他会怎样。” 有一种伙伴,叫亲人。
后记: 二汶好福气
一路走来,初入行的二汶幸好有卢凯彤相伴,遇上困难又得明哥鼓励,更不时被哥哥的音乐风格感染,二汶坦言:“我真的好爱他们,如果我没有喜欢的人,我自己一个生活会比较开心,谁叫我爱他们呢!”
二汶除了这班工作伙伴之外,背后的经理人Helen Yeung亦功不可没。二汶说:“她永远尽力明白和支持我的决定,努力想出最好的方法,去跟我一起实行我的计划,这种肝胆相照的信任,让我能够很安心地独立地做出不错的成绩。”而工作以外,Helen就是二汶的好友,每一个能够走得远的艺人身边都必须有一个这样的人,为艺人仆心仆命。
二汶表示:“Helen Yeung是我的福气。”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