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候风来袭宜食暖脾食材防不适 附两款补气血食疗及三大暖身穴位

撰文: 阿言
出版:更新:

随著季候风来袭,香港气温将会骤然下降。体质虚弱、抵抗力低的人群,最容易受到影响并诱发咳嗽、头痛或关节痛等症状。因此,中医师建议大众需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并选择适合的食材和保健穴位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本文作者:博爱医院谭咏欣中医师

寒邪外袭 宜进食暖脾食材预防转冷不适

中医角度认为,寒邪外袭,易伤人体正气,容易导致喷嚏、咳嗽、头痛、肩颈紧痛及畏风寒等外感症状。如平素小孩脾胃虚弱、阳气不足,寒邪侵犯后有机会出现腹痛泄泻。而平日饱受关节疼痛困扰的长者,也会随著天气转冷,因寒性凝滞,不通则痛,疼痛的情况更为严重。大众可从饮食上选择保健暖脾的食材,以预防天气转冷后引起的不适。

一般来说,保暖食材的性味多为温热辛辣,如姜、大蒜、桂圆、红枣、羊肉、鸡肉等。这些食材可以单独食用,也可以配合其他食材成为美味的佳肴。

两款滋补气血食疗

一、家常瘦肉汤
材料:瘦肉100g、太子参15g、怀山20g、枸杞10g、红枣4颗、生姜3片
作用:健脾开胃,滋补气血。

做法:
1. 将太子参、怀山、枸杞及红枣洗净浸泡15分钟;瘦肉以清水洗净,切块。
2. 将所有食材放入锅中,加入生姜及适量冷水。
3.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煮1小时。
4. 关火后加入少量食盐调味,完成。

二、桂圆红枣枸杞茶

材料:桂圆15g、红枣4颗、枸杞10g
作用:温补脾胃,养血安神。
做法:将桂圆、红枣用1000mL水煮沸,约15分钟,最后放入枸杞,即可饮用。

不过,以上保暖食材并不适合阴虚火旺的人群应因应体质而适当选用性温食材,过多的温热补品可能会导致生口疮或便秘等症状。

三大穴位暖身御寒 助气血运行

除此之外,穴位按摩亦能刺激体内的气血运行,达至暖身御寒的效果。

一、神阙
位置:于肚脐的中央处。
作用:温中补气,健脾和胃。
方法:
1. 将双手搓热,叠放肚脐顺时针摩转 或
2. 以毛巾包住暖敷贴,置于腹上。

二、关元

位置:于肚脐下四横指宽处。
作用:补益肾气,振奋阳气。
方法:同“神阙穴”。

三、足三里

位置:位于小腿外侧,膝盖下三寸,腓骨前缘外侧。
作用:保健和胃,散寒化湿。
方法:用拇指或食指按压穴位,力度由轻到重。

以上穴位建议每日按揉3至5分钟,亦可用艾条进行温灸。晚间亦可暖水泡脚,详细方法为:使用约40度的温水,加上艾叶、荆芥穗、藿香等性温的中药,泡脚10至15分钟,以水位盖过三阴交位置,让身体感到温暖为度。每周泡脚1-2次,可促进下肢血液循环,祛风散寒,同时有效助眠。

不过,暖身穴位也要注意适度,过度刺激会造成气血逆流、血压升高等症状。孕妇、月经期、出血性疾病的人群,需谨慎处理。

博爱医院谭咏欣中医师

点击即睇“新手爸妈怀孕育儿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