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街跑团】以跑步化解与儿子冲突 妈妈组跑步团感染身边人

撰文: 陈乐希
出版:更新:

46岁的Shirley一年前开始练跑生涯,更以跑步作为跟子女沟通的桥梁。眼见自己和子女的关系有所改善,她希望身边已为人父母的朋友也可以利用运动促进亲子关系,所以就从体质管理的学员和长子幼稚园的家长开始,召集各方好友一起来个亲子街跑团。摄影:杨程

Shirley一年前开始召集各方好友,带同子女一起来个亲子街跑团,培养共同兴趣,增进亲子感情。

来参加的爸爸妈妈,经常因沟通不足而跟正值青春期的子女产生摩擦。看到Shirley发起这个活动,他们都十分踊跃,希望藉著这次机会多做运动之余,又能跟子女增进感情。跑步团几乎每个星期二晚都会聚在一起,跟教练学习跑步技巧,又会不时一同报名参加比赛。

妈妈Colour渐渐跟跑步“有friend做”,儿子细朱则透过跑步戒毒。

从讨厌跑步到跟它“有friend做”

跑步团中,有不少父母没有跑步的习惯,起初更是讨厌跑步。去年1月开始参加练习的Colour,笑谓自己以前跟跑步“无friend做”,从小学到中学跑步都是跑最尾,最讨厌就是跑步。但可以与朋友一起跟教练做运动,她决定踏出第一步,先跟丈夫一起跑,之后更邀请小儿子细朱参与。她形容自己跟跑步的关系,从以前“无friend做”发展至“邻居”,到现在开始“有friend做”。

妈妈作出如此生动的比喻,16岁的儿子细朱也不遑多让,他以“戒毒”形容自己跟妈妈一起跑步。“以前一回家就打机,不想出街,妈妈说几句便会心情烦躁,常起冲突。跑步就像戒“毒”(打机毒男的毒),跟妈妈多做运动后,除了心情变得开朗,也愿意参加更多活动。”

延伸阅读:【非常家庭】享受赛道上的亲子时光 父母以跑步拉近与孩子距离

儿子Thomas跑步后心情放松,让妈妈Fion更容易走进他的心房中。

儿子对跑步感兴趣 把握亲子共处时光

同样育有儿子的Fion表示,男孩子升上中学后更加有自己的一套,能够跟儿子参加他感兴趣的活动十分难得,“他平日很难约,问问题又不理睬,唯独对运动感兴趣,比赛又会提醒我要带什么装备,亲子一齐跑步非常好。”15岁的儿子Thomas也承认以前太专注学业,很少空余时间,现在跟妈妈一齐跑步,除了有更多时间相处自己的身体也变得更健康,精神和心情亦有所改善。

妈妈Alice在学校运动会中跑出成绩,令女儿Jasmine刮目相看。

妈妈投其所好 打开女儿心扉

当一般人以为女孩子的情况比男孩子好时,Alice表示女儿Jasmine的反叛行为令她颇为头痛,“她11岁开始反叛期,不爱跟我沟通,走进她的房间时她会赶我出去,觉得我很烦。”后来Alice看到女儿喜爱运动便尝试投其所好,开始跑起步来,更在一次女儿的学校运动会家长比赛中得奖,令女儿刮目相看,放下介心。自此之后,Alice和女儿的关系变得更为亲密,Jasmine会主动找妈妈一起练习街跑,又跟她一起报名参加比赛。

爸爸Syndney不时也会跟她们一起跑步,本身较常自己跑步的他,认为一家人一起跑步有另一种感觉,“虽然跑步时每人都有自己双腿,跑自己条路,表面上是很个人的活动,但其实一家人跑步时,心是连系在一起的,因为跑步途中会留意家人的步伐,互相关心。”

Colour和细朱两母子在亲子跑步后,更容易包容对方的脾气和情绪。

运动后学会多花时间相处 加深了解

人与人的相处当中,总会有摩擦,但只要愿意花时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什么问题都能迎刃而解。16岁的细朱十分懂事,他认为家人之间有争执是少不免的,但最重要是事后愿意坦承分享。他们一家最近有个习惯,就是一有冲突便会相约一起去吃甜品,互相“告解”,将情绪和意见表达出来。

跑步团几乎每个星期二晚都会聚在一起,除了跟教练学习跑步技巧,也能享受亲子相处的时光。

几个跑步家庭不约而同都认为,一家人跑步最开心的时光是运动后的休息时间。因为多了时间相处和沟通,也能够找到共同话题和兴趣。Alice更认为,几个家庭一起跑,会产生互相鼓励的“化学反应”,“当你没有心情跑步时,看到旁边的家庭正在齐心跑步,会立刻加强了推动力,大家互相支持打气,令气氛变得更好。”,可说是一个“一加一大于二”的“协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