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专栏|从活报剧《一八四二》谈订立“无烟世代”法案的建议
早前由沙田各界大联盟、沙田民政事务处及香港广东汕尾市同乡总会联合主办,“香港网红好声音同学会”、“香港好声音同学会”及“粤港澳青年创业孵化器”全力支持的活报剧《一八四二》,莅临本校作“走进校园系列”的首演,这出剧的内容讲述鸦片战争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的前因后果。观看完之出剧之后,不无感受。
撰文:保良局王赐豪(田心谷)小学 毕锦龙校长
最初鸦片由英国输入中国时,鸦片被称为“福寿膏”,瞬间吸食鸦片成为当时风气,人民的健康渐渐被严重摧残,外国人称中国人为“东亚病夫”,国民的精神及身体受到极大的损害,更破坏了社会的生产力,造成经济萧条和衰落,同时也削弱了国家的防御能力,引致后来各国纷纷攻占中国、开放口岸、割地赔款……试想,如果当年道光皇帝没有下令全面禁烟,长此以往,结果会如何?中国还有机会在今天走上团结富强、与人民共富之路吗?
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现在尝试就早前香港吸烟与健康委员会倡议订立“无烟世代”法案作简单的探讨。法案建议立法禁止向2009年后出生的人士售卖烟草,若成功立法,意味着在2027年后,届时刚满18岁或未满18岁的人士将终身禁止购买烟草产品,对于这项建议,社会上有着不同的声音及讨论。反对法案的人士认为成年人应该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他们有能力权衡轻重,也可以自行承担个人选择带来的后果和风险,况且,个人的自由是不能被剥夺的。然而,他们的论点却忽略了一点,其实他们的自由和选择,正正就在侵犯别人的权利。亦有反对法案的人士认为一个社会不是单单禁烟,便可以改善环境及改善市民健康。及试想想,当一个吸烟者在路上(非禁烟区)吸烟时,他不是在强迫别人吸他的二手烟吗?再者,吸烟引发的各种严重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等,最终会由公共医疗系统承担,对公共医疗系统构成严重的压力,换句话说,这是由整个社会与及所有纳税人来承担,这并不是一个个人的问题。除了影响医疗系统外,吸烟引发的疾病,还会影响社会整体的劳动力,对经济做成伤害。而反对人士亦应该要明白,改善环境当然是靠全方位的小步子点滴建立,禁烟只是其中一环,却不是他们口中所述的“单靠禁烟”,这样的说法确实是以偏盖全!
要法例能够收到预期的效果,除了全面禁止售卖烟草产品给“09后”外,还应该禁止烟草产品经香港转口,以免烟草产品有机会透过于香港落地而流入黑市,变相造成法例的漏洞,同时执法机关在监察转口货物的程序上,也涉及高昂的成本及额外资源。
反对法案的人士认为教育较立法有效,作为教育工作者,笔者当然明白教育的重要,学校应该清楚让学生明白吸烟的害处,避免他们开始吸第一口烟而最终成为烟民。然而教育与立法岂不能双管齐下,以收事半功倍之效吗?
特首李家超在任内的第一份施政报告制订了110项“关键绩效指标”(KPI),其中一项是在2025年内,将吸烟率由现时9.5%减低至7.8%。由此可见特区政府在减低吸烟率的决心。期望我们的新一代真的可以成为无烟的一代,更清新健康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