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不足】忙温习日睡7小时 中二生休息不足反应慢脾气暴燥
根据美国全国睡眠基金会的建议,3至5岁的幼儿每天应有10至13小时睡眠时间,6至13岁儿童则应有9至11小时,小童群益会(BGCA)于去年进行的“睡眠与快乐—香港儿童快乐调查2017”结果显示,港童的睡眠时间普遍比美国所建议的少1至4小时不等。睡眠不足,除了令日间精神不足,更可能影响脑部发育,引发抑郁症、专注力不足及过度活跃症,又或影响社交。就读中二的张之望,每天睡眠时间只有7小时,每逢测验考试要埋头温习,睡得更少,亦因为疲倦及睡眠不足令脾气暴躁。
“每晚大概11点睡觉,早上6点多便会起床上学。”算一算,张之望日常睡眠时间只有7小时,比建议少两小时,虽然之望肯定地表示从来不会在上课时打瞌睡,但休息不足,对他仍有影响:“有时同学会反映我说话较自我、态度有点差,通常都是睡不够才会忟和躁。”不只同学,就连妈妈亦观察到他的问题:“如休息足够,之望反应会较快,做事也爽快一点;睡不够的话就叫极都无反应,又或听到当听唔到、脾气、学习动力都会差一点。”
因压力而晚睡 形成恶性循环
之望表示,功课和温习通常于10时便会完成,却拖至11时才睡,当中的一小时是用作吃宵夜减压。“小孩来到这年纪,因为功课、学习等压力,会面对不同的问题,他会以吃宵夜来减压,我们大人未必了解清楚当中的原因。”之望妈妈表示虽然有督促他早点睡,但因正值青春期,亦会尽量让他做自己想做的事。
美国全国睡眠基金会建议睡眠时间 | |
年龄阶段 | 建议睡眠时间 |
3—5岁 | 10—13小时 |
6—13岁 | 9—11小时 |
14—17岁 | 8—10小时 |
睡眠不足或患焦虑症、抑郁或ADHD
在今次调查中,小童群益会收回1068份问卷,包括333名6至8岁、416名9至11岁及171名12至14岁受访者,当中近3成表示无法在30分钟内入睡,较多人因个人及环境因素导致无法入睡,如“很躁”、“无法冷静下来”、“爸爸打鼻鼾声”、“爸妈吵架”、“弟弟打鼻鼾”、“滚到地下”等等,另外还有疾病及学习因素。
愈够睡愈快乐
BGCA助理总干事黄贵有博士表示,虽然今次并非追踪调查,但从数据可看出休息程度与快乐指示有阶梯性关系,睡得愈多便愈快乐:“当休息足够,脑神经传递物质分泌会较平衡,如多巴胺、血清素,都可令人快乐、减少焦虑情况。”
儿童专科医生叶柏强亦表示,睡眠不足有可能会患上专注力不足及过度活跃症:“有6成患者因遗传因素患上ADHD,另外4成则是受后天环境影响,如睡眠不足, 家长压力,照顾不足等,令儿童的多巴鞍分泌失调。”
要改善睡眠质素,小童群益会给家长以下建议:
减少子女睡前使用电子用品时间。营造适合睡眠环境,如子女睡觉时将电视声、谈话声调低。养成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定时上床,假日时亦不应放纵睡得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