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不准2岁儿自行食饭 菜要剪碎 反问媳妇:养儿30年观念都错吗
两代育儿想法和行为截然不同,这些观念差异都能引起不少纷争。近日,网民在讨论区上分享“喂饭”事宜,事主让孩子动手自己吃饭,但婆婆却反指“他还小,不能自己食”,甚至要求菜要剪碎、鸡腿要去骨。
网民在Dcard讨论区上分享“喂饭”事宜,她表示只要婆婆看到她让孩子自己动手食饭,就会出言阻止,并说“干嘛让他自己吃”、“他吐出来了”、“那个菜怎么没有剪碎”、“鸡腿怎么没有帮他去骨?”。事主一律回复,“都两岁了,要让他有机会练习自己吃吧”,更说吃得得不好就整个掉。她补充孩子不是神童,“一拿汤匙就不会掉饭粒?一拿鸡腿就会啃?”,纵使吃得不干净是正常的,也要有机会让他自行吃饭。
但婆婆却说“不能这样!他还小,不能自己吃!要喂他!”,事主指孩子自行吃饭吃得不错,婆婆反指“我养儿子三十年观念都是错的吗?小孩才2岁那么小!为什么要让他自己吃呢?你不喂他,那你坐在旁边要干嘛?”
网民:这婆媳纠纷很常见 出于两代养儿观念差异
网民表示“2岁的孩子非常有兴趣探索世界,现在不让他们探索,等他们没兴趣之后,还再怪他们那么大了怎么都不会?”、“当成宝来养,长大都进化成包袱。”、“不练习要怎么学会?
就是一堆长辈在孩子有好奇心、学习意愿最高的时候剥夺能力,让孩子喂到小1、小2还在慢慢吃…”。
怎样教导孩子自行吃饭与穿衣?
自理能力跟学识同样重要,即使孩子到幼稚园学习,也有课程或训练来教导孩子自理,进食也是其中一个训练项目。
台湾的李明美治疗师曾指出:“当孩子进入自己进食的阶段,通常是父母最容易卡住且难坚持的关卡。”父母会遇到的状况上百种,如:孩子有咀嚼吞咽的困难、挑食、无法专注吃饭、贪玩、食物掉满地、弄脏衣服、打翻汤碗等,眼看用餐时间快结束了,父母迫不得已又将汤匙和碗拿过来,自己喂食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更不愿意自己动手吃饭,导致吃饭这门主修课,孩子很难顺利修完,同样来自台湾的柯秋佳园长表示,父母除了自身的坚持,也可以学些小技巧帮助孩子,让吃饭不再是让家长一个头两个大的事情。
孩子自行吃饭三大提示
1. 训练过程中,规划一个固定的吃饭位置给孩子,并告知到达用餐时间,就要准备入座,有助培养孩子专心进食的好习惯。
2. 家长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融入一些简单的玩具作为练习,例如:准备平放的两个碗,将弹珠、玉米粒或绿豆放入其中一个碗中,再用小汤匙舀起内容物至另外的空碗中。活动中,家长需要注意,避免孩子误食或是将物品塞入鼻腔耳朵。
3. 若孩子对于吃饭露出不耐烦神情,父母可以将食物数量化,例如:再吃5口可以下桌了或是今天要吃完3口蔬菜。刚开始,先以少量为主,之后视情况可再做调整。
孩子能力值
.1岁半至2岁:会拿杯子喝水,但还不太能控制力道、可以握住汤匙,但对于精准将食物送入口中,还不太熟练。
.2岁至3岁:可以用正确的方式拿汤匙吃东西、能捡起地板或桌上的饭粒。
.3岁至4岁:使用小水壶倒出水于水杯中并饮用、使用塑胶刀切食物,可以剥较容易取下的水果皮,例如:香蕉、橘子。
.4岁至5岁:会自己盛饭、使用适当的工具夹菜。
.5岁至6岁:使用筷子吃饭,且会自己舀汤。
另外,根据香港家庭健康服务指出,一至两岁孩子的进食表现应是如下:
喜欢与家人一起进餐和分享家人的饭菜;
学会用杯子、用匙羹和直接用手进食;
较以前抗拒吃陌生的食物;
进餐时间太长,孩子会不耐烦;
胃容量小,每次吃的分量不多;
以动作或说话表达想要吃甚么和已经吃饱,例如吃饱后会爬离座位。
按孩子的咀嚼能力预备食物
一岁多的孩子,由于咀嚼能力提升了,可能不再对糊状食物感兴趣。家长应让他改吃较软的米饭;
如果孩子的臼齿经已长出,可让他试吃家人的米饭和剪碎的𩠌菜;
孩子约两岁时,一般可以吃家人的米饭、剪断的粉面、小肉块和菜段。
给约一岁的孩子饮食的例子:
稠粥或软饭
剁碎的肉和菜
给约一岁半的孩子饮食的例子:
软饭
剪碎的蔬菜和肉
剪碎的粉面
切成薄片的水果
给约两岁的孩子饮食的例子:
米饭(硬度与成人所吃的相若)
剪断的面条
肉粒和菜段
提提你:有些孩子喜欢把饭和𩠌菜分开吃,有些亦不愿吃沾了菜汁的饭。
点击即睇“新手爸妈怀孕育儿手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