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内容

怎样帮助孩子从环境中学习?家长齐分享独门优质刺激例子

撰文: 王玥晨
出版:更新:

家长带孩子外出,不论到超市购物、外出用餐,抑或乘搭公共交通工具,总会遇上孩子欠缺耐性的时刻,因而令家长害怕带孩子前往相关场所,但此举同时亦会减少让孩子置身外在环境中,令他们失去不少学习机会。除了家长及学校,环境是孩子的第三个老师,家长应帮助孩子从这位“老师”身上学习,运用优质刺激原则,让孩子勇于探索,从而获得多方位学习。

身为家长,必定关心孩子的成长,希望他们获得全面发展。何不善用环境,帮助孩子从不同体验及活动中学习?例如带孩子到超市,超市的环境有助加强孩子的管理及组织能力,透过观察货架学习分类,而购物过程中更有助提升孩子的语言能力。外出用餐则有助建立亲子关系,家长可利用以上相处机会跟孩子对话,制造沟通机会,同时帮助孩子加强社交沟通,从中学习适宜的社交技巧及行为。另外,乘搭公共交通工具更是创造优质亲子时间的好机会,家长平日生活忙碌,可利用乘车的空档时间与孩子交流,为孩子制造正面的出行经验。

家长分享秘诀 轻松从环境中学习

家长只要掌握正向行为支援原则,创造合适的环境让孩子探索,自然可以帮助孩子从环境中学习,包括多以孩子角度观察事情,选择孩子明白并能参与的活动。家长宜事先与孩子共同讨论日程或计划活动,避免只让孩子陪同家长处理事务。活动过程中,家长更应身心投入,尽量增加与孩子交流的机会,从而建立良好亲子关系。早前一众家长们于游戏活动中分享了各自的经验,以优质刺激原则帮助孩子发展,促进身心成长。当中有家长读者分享独门优质刺激例子:“我自己很喜欢观鸟及摄影,所以经常带儿子去郊外拍照,事先定下目标,更能提升他的专注力,例如任务为拍摄白鹭,及后我们会将拍摄的照片打印,让儿子制作集鸟小本子,日常在家也可以重温及增加话题。”

对于帮助孩子学习,有家长充分运用公园的环境,以孩子角度出发,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好记得囡囡K1 的时候,好不喜欢认读中文字,但有一次去到公园,我偶然执起一条粗树枝在沙地上写了几个中文字,她表现出十分感兴趣,在沙地上不停模仿我写字,自此之后我运用沙地写字游戏和她寓玩乐于学习,她开始对中文字感到兴趣,这是大自然给小朋友的刺激。”

用小游戏创造亲子回忆

为了让孩子安心在社区中探索,不少家长都会与孩子事前协定及订立规则,例如带孩子乘搭电车前,会透过图片及短片,让孩子先了解电车及乘搭流程,更会事先约定乘车期间要安坐座位上,不能乱跑。完成约定后会有奖励,可到孩子喜欢的地方游玩。亦有家长会大花心思创造认识社区的小游戏,例如透过寻宝游戏寻找社区特色,拍摄如路牌、树等指定物件,既可增加孩子的常识,又可拍照留念,创造亲子回忆。

参考了广大家长所分享的秘诀后,不妨多为孩子创造学习机会,运用优质刺激原则,帮助孩子从环境中学习,发掘意想不到的成长惊喜!

(资料及相片由客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