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季节】3招与SEN孩子共建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冼权锋、郑弼亮

撰文: 育儿教室
出版:更新:

正值转季,天气乍暖还寒,早前有学者预料,今年冬季流感高峰期有机会提早来临,最早可在11月爆发。小朋友免疫力低,容易受感染,所以必须注意个人卫生,免受病毒侵袭,同时亦要防止在学校与其他人交叉感染。
【编按:作者为香港教育大学特殊学习需要与融合教育中心总监冼权锋教授、香港教育城行政总监郑弼亮先生】

然而,部分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孩子,对卫生意识比较薄弱,亦不太注重自己的外表,招惹细菌之余,容易遭同学嫌弃,更有机会因此成为被欺凌的对象。家长又应如何教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呢?

应对策略:

1.解说讨厌污糟的原因

部分SEN(有特殊教育需要)孩子的社交技巧及同理心稍逊,不明白别人为甚么不接受他们不洁的外观,甚或不理解保持干净的重要性。他们进食前后可能会忘记洗手,或会直接用手抹嘴,并把食物污迹抺在衣服上;又或玩到大汗淋漓后不抺汗、如厕后不洗手,以致影响仪容,不受同学欢迎。面对这样的情况,家长可向SEN孩子解释时刻保持整洁的重要性,让他们明白并乐意改变。想他们更容易掌握个中道理,可尝试以公共或个人卫生为题材的图书,以讲故事的形式与孩子一同阅读,教导他们不要再做“污糟猫”。

2.共建卫生环境与习惯

当孩子做了一些不注重卫生的行为,如把擦鼻涕的纸巾随便放置而不立即扔掉,家长应立即加以纠正,并请孩子自行处理。同时,可以在孩子常常犯错的地方,贴上视觉提示,如于书桌上贴有关执拾东西的字句或图案,提升孩子的自理能力,循序渐进地加强其卫生意识。

此外,家长可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与孩子一同营造良好卫生环境,例如与孩子一起规划亲子打扫时间,一同打理浴室、整理床舖,将打扫变成常规亲子活动,共建良好习惯。

3.培养同侪互相提醒意识

由于SEN学生自信心较低,往往容易受到同辈影响,从他人身上染上陋习。因此,除了教导子女保持个人卫生外,也应培养他们和朋辈互相提醒注意卫生的意识,例如小息玩耍后一起整理仪容,也可准备湿纸巾或洁手液,让孩子与同学分享,不仅一起勤清洁,更能促进友谊,与同窗建立良好关系,提高人际交往的自信心。

即使SEN孩子卫生意识稍逊,透过家长的耐心引导、身教、反复练习,亦能建立良好个人卫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