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学习于娱乐】桌游融入教学 激发创意 提升学习成效
桌上游戏(桌游)是每个人于童年时期的必备玩意,可是古语有云“玩物丧志”,面对诸如此类的游戏,大人小孩总带著几分戒心。学生时期已是桌游迷的Key Sir,毕业后投身教育行业,视桌游为教学工具,以之融入日常课堂,同时开办工作坊,引导学生落手落脚设计桌游,激发他们的创意。他以实际行动告诉大家,何谓真正的“寓学习于娱乐”,推动另类的教学形式。
摄影:龚嘉盛
(部分相片由受访者提供)
引起兴趣 加强教学成放
Key Sir于中六时开始爱上桌游,大学时期是棋会成员,在念教育文凭时,更曾以桌游作功课主题。他毕业后成为中学教师,主力任教数学及电脑科。他从自己的兴趣著手,想到把现成的桌游套入教学内容,带出学术讨论。“例如不少桌游的玩法包含掷骰、抽卡环节,这些也牵涉到机率理论,于是尝试于数学堂与学生玩桌游,借此让同学认识和运用相关概念。”他更指,透过游戏过程中的实际运用,学生甚至可以短短的一节课堂时间,便能理解一个抽象的数学课题。
Key Sir认为,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与其由老师不停向他们硬塞内容,给他们一大堆练习,倒不如透过活动和讨论,让他们自行探索,玩桌游便正正是让他们发掘知识的过程。“桌游除了是一个教学工具,让老师传授相关的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小朋友有得玩,便自然能够投入课堂,令气氛较为轻松,如此一来便较容易引导讨论。”可是,若要从零开始,设计一副桌游作教学用途,对老师来说未免太花时间。因此Key Sir建议,可利用现成的桌游,再作适切调节,配合本有的教材,如工作纸,便可轻易的加强教学成效。
他补充,桌游可套用在不同科目或课题,如数列、方程式,历史和生死教育课,惟老师需留意桌游的内容会否过分偏离教学重点。“以大富翁为例,它备有掷骰环节,涵盖数学机率,但游戏内容可能包含金钱交易元素,那便可能不太适合。”他建议老师们可先细阅桌游的说明书,充分了解玩法,甚至自行试玩一次,才将之用在课堂教学。
天马行空的想像
Key Sir约七年前设立工作室,推出自家桌游设计,近年亦常与不同学校和团体合作,举办不同主题的桌游设计班,透过一系列的小组活动,让学生了解桌游设计的基本理论,动手创作。“桌游设计的三大要素是主题、玩法和配件,很多时先订玩法,包括进行游戏和判定输赢的法则,再设计配件。”他表示,要制作出游戏实物,需要最少4堂,每次3小时的工作坊讨论,再进行测试及作后续改善。“设计建基于你‘玩桌游’的经验,若你倾向玩某单一类型,便较难设计出一个玩法复杂和多元的游戏。”Key Sir曾与不同年龄,包括具特殊教育需要(SEN)学生上课,发现年纪较小、喜欢艺术和创作的学生,通常会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而在讨论的过程中,正可激发他们的无穷创意,师生们亦可乐在其中。
INFO
Key Sir @ 战匙工作室Key's Works将与本地慈善教育平台“教育燃新”合作,在11月23日下午于香港兆基创意书院(九龙联合道 135 号)举办工作坊,详情可浏览“赛马会不一样教育节2019”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