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稚园面试】乐希幼儿学校重视音体美 校长:勿要求2岁有功课
一般幼稚园的老师都是兼教语文、数学、科学、音乐、体育、美术等多个科目,学校和家长的重心都会放于小朋友的学术成绩上,但位于太子的乐希幼儿学校(下称Harts),则较强调音、体、美三科,外聘教师专科专教,让学生可以向学术以外的方面发展。这项特色令学校深受家长欢迎,创校短短5年,已吸引不少人报名。摄影:龚嘉盛
Harts没有参加“幼稚园教育计划”,实行半日制,分幼儿班、低班、高班三个年级,也有为2至3岁幼儿提供的PN班。往年报名人数约350人,K1提供学额约100名,2020/21年度幼儿班报名现已开始至11月9日截止。该校加入了乐基幼儿学校属校协会,前乐基幼儿学校/幼儿乐园(九龙塘)的学生亦转到该校入读。校长Ms Lewis Vanessa Eirlys(下称Ms Vanessa)表示,面试最著重家长的教育理念是否与学校一致,家长与子女的关系是否亲密和谐也相当重要。
重视音体美 启发孩子潜能
来自英国的校长Ms Vanessa指,Harts最首要的愿景和使命是让小朋友得到全人教育(whole child development)。她认为语文、数学等学术方面固然重要,但小朋友从音乐、体育、视觉艺术三个学科中得到不同感官刺激,加上奉行探索式学习(Inquiry-based learning),以启发其创造力,对儿童身心发展也同样重要。
学校每班都有双班主任,本地班一位粤语和一位外籍老师;国际班一位普通话和一位外籍老师,另以Phonics教授英语,所以小朋友在学习两文三语上有优势。而音体美方面,学校专门聘请了专业团队教授。音乐课中,K1会先学习敲击乐,增强音乐感、节奏感;K2和K3就可以学习拉小提琴和口风琴。另外也会有合唱和音乐戏剧等音乐探索的经历。视觉艺术方面,除了多元化的艺术创作,驻校艺术家也会每个月带领小朋友认识一位著名艺术家及其艺术风格,例如Andy Warhol、Frida Kahlo、Pierre Renoir等。而体育方面,就会由专业体能教育团队(Superzillas)配合学校日常课程设计一些跑步、障碍赛、跳跃等体能活动,以提升学童的体质。
她希望大家明白并非每位小朋友的强项在于学术,有些语言发展、社交发展有迟缓的小朋友,反而在音体美上有天份,学校投放更多资源在这些创意项目上,可以让小朋友带更多发挥空间。
专科专教 学生老师同样得益
Ms Vanessa相信外聘的专业老师凭著多年在专项的经验,可以让小朋友得到更适合的训练。“专科老师在三个领域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发展适当的技术,并了解如何将资讯传递给学生。”她强调学校老师并非没有能力教授小朋友音体美,但当有外援帮助,他们可以更专注于学术上的教学。另外,因为当外聘老师授课时学校老师会在场,他们也会合作设计教案,所以学校老师可以同时从外聘老师学习到更多专业知识,教学相长。
可能会有人质疑由专业人士教授小朋友,程度会否过于艰深,但Ms Vanessa非常强调以儿童发展的理论作为课程编排的根基。以视艺科为例,有些著名艺术家可能连一般成年人都未必认识,但老师并非教授小朋友一些“硬知识”,而是从简单的概念让他们接触不同作画风格。例如Andy Warhol的阴影、用色鲜明等,调节课堂的程度。Ms Vanessa希望扩阔小朋友的眼界、让他们多接触新事物,“Kids are never too young to learn,just need to give them the environment.”
学校作风开放 望家长理解认同
为了让小朋友得到更一致、完整的教育,家校合作必不可少。Ms Vanessa盼望有意让子女入读Harts的家长,可以理解及认同学校重视音体美的教育理念。另外在语文、数学、科学也会以探究式学习进行方案教学(Project approach),需要得到家长的支援。
学校非常注重与家长的沟通,Ms Vanessa笑言“If they don’t bother us we will bother them.”她希望积极地与家长保持联络,即使家长平日不会接送小朋友,也希望他们每个月都能抽空到校面对面沟通,以便有效地跟进小朋友的学习发展。另外学校没有家长教师会,但有“Friends of school”,鼓励家长至少每年协助举办学校活动一次,从中让小朋友感受到父母有参与教育他们的工作。该校的毕业生过去在升小面试中也有不错的表现,不少也升读热门的直资及私立小学,包括拔萃男书院附属小学、拔萃女小学、喇沙小学、德望小学、九龙塘学校(小学部)、保良局陈守仁小学等。
面试重视教育理念及亲子关系
至于面试的小贴士,Ms Vanessa就希望家长能够是快乐家长、支持小朋友及明白学校的文化,要了解什么是“适合儿童发展的实践”(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不要求小朋友只有两岁也有功课。学校K1会有亲子活动研习,著眼于建立和发挥小朋友的创意;K2开始才会有适合他们年纪的功课。
到校面试时,最理想是父母一同出席,当天会有亲子活动需要家长和小朋友合作完成。另外也会有简短的家长面谈,有时是小组形式,有时是个人面见,主要了解家长的教育理念,以及对学校的认识。Ms Vanessa提醒家长不要过份紧张,做好对学校的资料搜集,“其实没有最好及正确的答案,只要支持孩子、爱他们及了解他们的需要。”小朋友方面,老师会观察他们跟父母在一起时是否有充足的安全感,从而了解亲子关系。而K1至K3都需要辨认一下英文字和数字,观察会否听指令和留心老师的说话。整个面试大约15至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