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养】孩子太爱说话?因多嘴而引起的七大问题|博士妈妈
小朋友年幼时,许多家长担心子女说话太少,会否是言语能力出问题。相反,有些孩子年纪少少已说话能力极强,经常如开笼雀般,不停说话,喋喋不休。虽然家长可不用担心孩子的说话能力,但小朋友太多嘴,却衍生常见的七大问题。
(一) 无法安静不说话
有些小朋友懂得说话后,感到充满自信,不会因说话而感害羞。但有些孩子太爱说话,无法有一刻安静下来,不停说话。当家长叫他们稍作停顿,停下来不久,又再不断说话起来。家长应尝试教导孩子可以多思考,尝试组织后再说话,提升他们在说话方面的组织能力。
(二) 只顾说话 不在意别人说话
年纪小的小朋友初初懂得说话后,对于成年人听懂他们的说话感到很高兴,部份小朋友甚至因而习惯了只顾自己说话,当别人跟他说话时,也自顾自的说话,不在意别人正在对他说话。若遇上这情况,家长可以尝试教导孩子,当别人说话时我们应停下聆听,学懂尊重别人。
(三) 插嘴、想讲就讲
无论大人或小孩,有时候当别人仍未说话完毕便插嘴。成年人若要改掉坏习惯会较小朋友辛苦,所以当父母发现小孩经常插嘴,爱打断别人的话,便要教导及让他们知道打断别人的话是没有礼貌的,同时父母可尝试与孩子训练对话,轮流说话及听对方说话,从而戒掉插嘴的坏习惯。
(四) 在不适当场合不断说话
相信有不少家长曾试过,孩子在戏院、图书馆或高级餐厅等不适合不断说话的场合不断说话。其实家长也有责任,因为孩子或未曾到过有关环境或场合,故不懂得配合适当礼仪,建议家长宜事前先与孩子沟通,好让他们了解即将遇到的环境及场合,预先预习一下。
(五) 经常提高声调说话
有些孩子希望引起别人注意,不断插嘴及高声说话,家长应让孩子知道“不是大声便有用的”,并提醒他们说话需要顾及别人感受及以适当的声调说话,家长可从日常生活中教导小孩在室内时的适当声量,并教他们在外玩耍时可自然大声,及让小朋友知道在户外大声是可以接受的。若要小朋友懂得室内声线(indoor voice),家长切忌大叫,以免孩子有样学样。
(六) 即使已回答 仍一直问问题
小朋友问题天天都多。有些孩子不断提出不同的问题考父母,即使父母已回答,他们又会出新题目,不断问问题。若在家里反是没所谓,在一些社交环境,家长或需想想办法应付“问题孩子”,例如家长可准备一些难题,反考孩子,好让他们多作思考。
(七) 上课只顾说话 不专心上课
说话能力强的孩子,有好处也有坏处,多口仔往往因为太爱说话,而上课时也撩身边的同学说话,最后惨被老师投诉不专心上课。家长应教导孩子,要在适当场合、适当时候才可说话,也可以先从吃饭开始训练孩子应守规则,教导孩子食不言、寝不语,上课要专心。
作者简介:秦蓁博士 Joyce chun
香港大学言语及听觉科学系博士,身兼言语治疗师、新加坡卓荟国际幼稚园校监、社企创办人于一身,育有两仔一女,爱钻研孩子成长,常透过小把戏训练学生及孩子,开设“博士妈妈”facebook专页,与家长分享育儿心得
作者Facebook专页:博士妈妈
【编按:文章题目为编辑所拟。】
(以上文章内容均属用户提供,香港01不为任何用户内容而衍生或遭受之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