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稚园面试】K1面试常见玩具 测试肌肉协调及逻辑思维

撰文: 李紫铭
出版:更新:

幼稚园面试陆续开始,面试期间不少幼稚园都会使用各式玩具作为一个测试工具,但万变不离其宗,主要都是想看看小朋友的手脚协调能力、逻辑能力、认知及自理能力。作为家长,当然准备得越多越好,以下都是一些面试过程,小朋友有机会接触到的小玩具,一起来看看。

积木(图片来源:玩具反斗城)

1.积木

第一样幼稚园最常玩到的莫过于积木。很多时候,老师会将几块积木放在桌面,让小朋友把它们叠起来,这一来是考验小朋友听指令的能力,同时亦都观测小朋友的协调动作能力,这个是最基本的技巧。

然而除了叠积木外,老师亦会问到积木的颜色或积木的形状,让小朋友讲出,家长也可以事前与小朋友练习。

胶珠(图片来源:Babyboom)

2. 胶珠(字母或数字形状)

胶珠的面试方式主要有二种,一是“穿珠仔”形式,小朋友需要将珠子穿进绳子。这主要是考小朋友的手眼协调、手腕灵活度,以及专注力。

另一种是夹或者舀珠仔,面试时老师有会放两个碗在考生前面,一个放满胶珠或者波子,另一个则是空碗,考试需要用匙将珠子或者波子舀到另一碗内,除了用匙外,用夹子也是常常见的。而这些胶珠有时会是英文字母造型,让小朋友舀或夹,之后老师就会问到小朋友所舀或夹出来的字母是什么。

不同动物或者交通工具的拼图(网上图片)

3.拼图

拼图一般都是简单的、只有几块组成的拼图,而拼图的图案多以动物、交通工具为主。拼图完成后,老师会再问该动物或者交通工具是什么,这个主要观看考生的常识和认知水平。

情景图卡(网上图片)

4. 情景卡

老师有机会给小朋友一些情景图片,图片中多以显示小朋友与父母经常去的地方,如公园、海滩、超级市场等,老师会按情景图中的画面询问小朋友相关问题。如在超级市场内与父母失散了应该如何做呢?

配对板 (网上图片)

5.配对板

这个项目看似简单,其实要小朋友清楚展示到清晰的认知能力,因为配对的形状多为有角图形,例如五角型、三角型,小朋友要对准后,再配合手眼协调,一击即中放入木板的凹位中。

手抓板(网上图片)

6. 手抓板

由于手抓板有时会是一些形状、有时则是一些动物、水果等图案,这个游戏是看考生是否能将图案放回正确的位置,这个考核是有关小朋友的空间感。有时候,老师更会问到小朋友板上的是什么颜色和形状。

扭螺丝(网上图片)

7.扭螺丝

第四样会用到的是扭螺丝,小朋友是需要把把胶螺丝帽转入并转出。这个游戏会看到小朋友的手眼协调能力。

切水果游戏(网上图片)

8. 切水果

小朋友需要用玩具刀把食物切开,老师会让小朋友切好食物后,再合并收起来再切下一份。这种玩具可以考验小朋友的小手肌发展,看小朋友在切食物的过程中是否够力,继而观察他们在配对食物的逻辑思维。

老师有机会会让小朋友自己开盒子(网上图片)

9.盖盒盖

第六样是开盒子,老师会给一个食物盒,让小朋友打开。这个活动除了是考小朋友的小肌肉运用外,同时亦都观察小朋友平时自理能力上的表现。

找不同图卡(网上图片)

10. 找不同图卡

第九样则是找不同的图卡,老师会请小朋友在两张图卡中找出相同或者不同的地方,图卡多以情景图片为主,从而看看小朋友的观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