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一面试现场直击】港大同学会小学 听指令画画玩保龄球
撰文: 李欣愉 余嘉文
出版:更新:
位于柴湾的港大同学会小学是近年较受欢迎的直资小学,今年共收到逾6,367份小一入学申请,而该校提供120个小一学额,即是逾53人争一个学额,竞争激烈。港大同学会小学小一面试共分三轮,今日开始首轮面试,不少家长早于8时多已经在校门外排队。摄影:黄舒慧
今日天气阳光普照,非常炎热,学校只开放予指定时段面试的家长和学生进入,非该时段面试的家长和学生需在门外排队等候。学校首轮面试只见学生。面试时间约1小时,学生面试期间,学校安排家长在礼堂等候,由校长的介绍学校的课程等,及播放平日学生上堂的情况。
记者在现场访问多位完成面试的家长和学生,总结出以下面试内容:
+26
收生特质:主动参与、沟通能力及态度
早前港大同学会校长黄桂玲表示,在面试时老师会观察学生是否主动、愿意参与,态度是否有礼,有否沟通互动和做到指令的要求。她透露面试以游戏为主,配以中、英文认字,“在面试前家长可以为小朋友选择广东话、英语或普通话为主要面试语言,但即使选了英文或普通话,过程中也会用上广东话。因为我们是本地小学,学生至少略懂广东话,在日后学习和社交上会较好”。
所有申请的学生皆获首轮面试机会,约16至20位小朋友一组,由5位老师观察他们的表现。当中约15%申请学生可获次轮面试资格,并于9月底至10月中进行第2轮面试。
第2轮面试亦是以小组游戏形式进行,约6至10人一组。当中40%申请学生可获第3轮面试,家长和学生需一同会见校长或副校长。“小朋友在第3轮面试也有一些task要做,而我们主要是想借机会和家长多沟通了解。”黄校长说,希望透过面试的机会,让家长更了解学校的方针,提出疑问。她期望家校合作,同时家长亦认同学校的理念。
她又勉励家长,本地仍有不同的学校,即使面试落选也不用太灰心,必有一间适合孩子的学校,让他们享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