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上十个非华语学生的老师 杜颖琴:他们的进步是我最大的安慰

撰文: 黄慧雯
出版:更新:

少数族裔要融入香港社会,在本地学校读书并用中文为主要语言,在适应方面实在不易。曾先后任职中学老师、教材编辑的杜颖琴,在两年前转任小学的非华语学生统筹老师,帮助校内的十位非华语学生融入校园,让他们易于适应及学习。
一个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当上十个巴基斯坦小孩的老师,其中一位中文成绩较差的学生,在她一对一的教学之下,在学期尾竟取得最佳进步奖,杜颖琴指看到学生的努力有回报,是她教学生涯中得到的最大满足感。
(摄影:黄慧雯、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近年少数族裔学生的人数持续上升,而录取非华语学生的小学数目也不断增加,由2013/14学年约590间,增至2017/18学年约620间,杜颖琴任教的小学就是其中一间,校内共有十名巴基斯坦籍的学生,三男七女分布在不同年级。少数族裔要融入本地校园生活,学好中文可以说是首要做的,而杜颖琴在校内担任非华语学生的统筹老师,主要目标就是要改善他们的中文教与学,及助他们融入校园。

透过影片打破歧视 

由于非华语学生在校内属于少数,因为文化的差异,本地土生土长的香港学生未必能了解他们的文化,这群巴基斯坦学生难免会受到歧视。“有巴基斯坦学生习惯涂古龙水上学、用手食饭等,这些生活细节都会被同学取笑,亦因文化差异令他们之间产生误会。”为了令本地学生了解到少数族裔的文化及习俗,她透过校园电视台制作了一条影片,由巴基斯坦孩子介绍自己的生活,并在课堂上分享,令校内的学生更了解他们,以打破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