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总被孩子当成耳边风? 该时候思考新的教育模式了

撰文: 撑场来稿
出版:更新:

【文章原刊于01撑场,欢迎下载香港01 app,与更多作者一同讨论喜爱话题。】

话说每逢放学时间或周末,在街上总会留意到一个现象:当百厌的小朋友到处横冲直撞时,他们父母不是放任不管,就是破口大闹般的说教、威胁,但往往被骂的孩子都是四处张望,毫不在乎,待父母冷静下来后便会故态复萌。

这些家长常常为说话被孩子当成耳边风而烦恼:“为什么孩子总是不能专心听,再好好消化每一个字?难道我的说话还不够简单直接吗?”很多时候家长都是采用直接说教的方式,以为自己说一套,孩子便会跟着做一套。这却令孩子在成长这回事上变成被动的角色,不会积极去领略内容。孩子留不住深刻印象,那当然便成为了“耳边风”了。

有些孩子对父母的责骂毫不在意。(gettyimage/视觉中国)

如何才能令孩子不会“左耳入右耳出”?

直接说教这一套对于我行我素的孩子已不受用,所以有些家长会利用情景代入的方法,尝试启发孩子思考,例如购买故事书、绘本来跟孩子说故事,请孩子代入故事角色,再思考更好的解难方法;又或者与孩子观看电视剧集,遇上合用情景时又请孩子代入角色。但家中故事书有限,电视剧也不会每集都受用,还有其他方法吗?前几天我参观了一个由香港家庭福利会和恒生银行举办的“调解应用程式教学”的工作坊,见识到一个教育新一代小朋友的新方式。

由家福会主办和恒生银行全力支持的“恒生— 家福青少年调解计划”最近举办工作坊,让低年级同学试玩家福会新推出朋辈调解的流动应用程式。(作者提供)

是次工作坊的主题是“朋辈调解”,教导小朋友面对朋辈吵架时,如何做“和事佬”去调解纷争和情绪管理的课题。工作坊上先由四名恒生义工队的成员分担角色演绎程式内的故事,接下来便是重头戏,让同学用平版电脑试玩“调解研究所”的App,当中包括电子绘本故事书,和故事有关的互动游戏和问答,更有调解金句和调解知识,而当中故事都是他们生活会遇到的情节。

恒生义工队的成员生动地演绎故事。(作者提供)

令孩子专注的窍门是好奇心

要令孩子在意你的说话,接收说教的内容,首先要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专注力。综观整场工作坊,参加的都是低年级同学,虽然年纪少的孩子容易分心,但不论义工说故事的部分,还是试玩应用程式的时间,同学都十分积极投入,主动了解故事和人物之间的冲突,答对不少问题。显而易见有趣的故事能激发同学的好奇心,吸引他们专注接下来的情节发展,而互动游戏和问答则令同学思考故事背后的讯息,调解知识就是总结同学应该吸收的讯息,程式的设计流程一气呵成。

低年级同学都十分投入。(作者提供)

灵活运用电子产品 有助孩子成长和亲子关系

现今孩子面对的世界和我们成长的时代已十分不同,那么教育孩子的方法也要配合时代而进化。虽然电子产品常被诟病为是孩子的电子奶咀,父母不应依赖电子产品管教子女,但不可置疑的是电子产品确实能得到新一代小朋友的专注。那何不尝试发挥电子产品除了电子奶咀以外的用途,令它成为能教育孩子的产品呢?这一个调解的流动应用程式,前世也是绘本故事书,后来把绘本故事书设计成流动应用程式,加入互动游戏、声音等元素,令新一代小朋友不但不抗拒,更愿意主动从游戏和故事中主动发掘故事的意义。

而且流动应用程式的好处,便是开发者可以因应目标用家来设计程式。这个朋辈调解的程式,特意在说故事部分不加上配音,目的是希望家长能参与其中,代替故事声音来说故事,和孩子共同专注在程式上。互动游戏更有单打和双打的设定,亦是家庭合家欢时间的选择。再者程式内的绘本故事书会一直更新,弥补了普通故事书只有一个故事的缺点。

家长和孩子共同专注在游戏上时,孩子对家长的说话会更愿意听从。(gettyimage/视觉中国)

如果家长在烦恼孩子为什么总是把说话当成耳边风,为孩子“不听教”感到心累迷茫的话,不如尝试转换教育的方法。教育的目的就是希望不断的提醒来令孩子耳濡目染,若论时间成本,说教和责骂虽然每次只是十多分钟的事,但既然孩子的教育需要一个童年的时间,那何不利用一个令他们更根深柢固,更愉快的方式呢?

内容提供:我要做记者

【编按:文章题目为编辑所拟,原题为“在为孩子把你当成耳边风而烦恼吗?”​】

(以上文章内容均属用户提供,香港01不为任何用户内容而衍生或遭受之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