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压力】8成家长“陪读”感压力 子女升小后亲子关系变差
香港大部分均为双职家庭,工作时间长、压力大,即使关心子女学习,也无时间处理,造成家庭压力、矛盾,影响亲子关系等等。乐思教育集团委托香港辅导心理学协会进行网上问卷调查,题目为“陪太子读书?─家长陪伴子女学习面对的挑战与愿景”,探讨家长在陪伴小学子女学习时遇到的问题及痛点,以及他们理想的亲子学习模式;透过专家分析,为家长建议解决方法。
是次网上问卷调查于6月进行,成功访问逾650个子女就读小学1至6年级的家长。香港辅导心理学协会主席万家辉博士指出,是次调查充分反映现今家庭陪伴子女学习的挑战。近六成为双职家庭,陪读亦以母亲为主(76%),而他们于亲子学习时面对的挑战包括:
家长面对的五大现实1. 陪伴学习时间非常少。46%家长每天只有半小时至一小时陪读;19%少于半小时、10%家庭只能于假期陪读。
2. 家长压力大。七成家长表示自孩子升小后,陪读时压力指数升至中度(40%)及甚高(27%)水平、9.5%家长表示压力爆煲 。3. 孩子升小后,40%家长认为亲子关系因学业而变差。
4. 家长面对的具体痛点包括: 因要上班而没有时间陪读(51%)、亲子时间减少(47%)、子女对学习没兴趣,学习没有效率,表现不专心及疲累(44%)、未能掌握子女强弱项,不知从何入手(18%)、不熟悉学校课程,未能解答子女提问(15%)5. 家长陪读的最大满足感,是孩子成绩有进步。孩子成绩进步有满足感(60%)、更了解子女的强弱项,可以帮到他/她(51%)、不用假手于人,履行父母天职(38%)、一起接受挑战,感情更好(21%)、与子女有共同话题,增进感情(18%)、温故知新,自己也年轻了(17%)
父母为孩子学习问题离婚
作为临床心理学家的万家辉博士,指其辅导个案中亦有不少父母因陪读引起的家庭冲突。他说:“有不少个案因为父母管教理念分歧而离婚。曾有一对夫妇,爸爸主张孩子就近入学、愉快学习,妈妈却期望孩入读心仪名学,宁愿孩子每天搭车两小时,结果离婚收场。有些个案虽然经辅导后,夫妻终可挽回婚姻,但其实内心好伤。”
踪观上述同类型个案,万博士指家庭欠缺沟通是导火线。“不止夫妇,父母也没有与孩子沟通。其实,父母双方都是为子女好,但是培育子女是否只有自己一套方法?一家人在专业人士引导下讨论会比较好。”
另外,父母要学习管理期望。“例如有家长期望小朋友读医科,事实是医科辍学率出名奇高,可以高至两三成,如孩子本身没兴趣而最终被筛走,也是徒然。因此,父母、孩子需要互相倾听、沟通、管理期望,不能一厢情愿。”万博士指在其辅导个案中亦曾出现有学童因为学习压力经常咬手指甲,甚至不停将自己的头发扯出来,提醒家长要好好正视。
学习不是做得愈多补充愈好
香港浸会大学教育学系高级讲师、乐思教育出版有限公司作者及顾问洪进华是数学课程教学资深学者,亦是数学教科书的作者,他认为有大部分家长仍然停留于补充教材“多做多得”的观念,但这是谬误,家长最好有全盘计划,让孩子“应做才做”、“针对性地做”。
以数学为例,他说:“数学包括概念和技术,多做练习只是学生能掌握技术,但未必有完整的数学概念。”他建议家长除让孩子做练习外,平时可透过一些小游戏,协助孩子建立数感,亦可提升学习的趣味,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持续学习。
怎样才算是好的补充教材?他认为不能一概而论,“是否适合?”和“如何使用?”才是关键。现时的补充教材加入了诊断科技是正面的发展,他说:“如诊断系统能帮助家长和孩子了解自己的强弱项,配合多媒体教育资源,帮助孩子建立自学模式,是一个不错的发展方向。”另外,好的数学补充教材不单只有题目,还应具备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家长值得花时间与孩子一齐看、一起做、一起学习。”洪进华说。
过量练习对身心造成不良影响
乐思教育出版有限公司顾问黄瑞娟指,学习与饮食一样,需注重均衡;过量练习有如过量饮食,对身心造成不良影响。她引述心理学家指,初小学生尚在享受玩乐,功课和学习应以趣味性质为主,而每个学生学习方式不一样,利用补充教材灵活调适课堂所学。
她建议家长为子女选择补充练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学习模式:如孩子专注力较低,建议选题材较简单的练习,亦可找一些互动性较强的补充教材。例如QR code延伸教学资源,有动画、解说、教学重温等,提升学习乐趣。如孩子专注力较高,可选一些程度较深的练习。
强弱项:针对孩子的强弱项,拔尖补底。例如孩子阅读中文文章慢、常答错题,可选附有阅读策略解说的练习。
深浅程度:参考学校功课和测考题目,为孩子选择与学校程度相若的补充教材。原则是孩子可于提示下自己寻找答案,为子女创造成功、满足感等良好经验,建立学习自信。
目的及做练习的迫切性:补充教材五花八门,有听说读写训练、综合练习、试卷型……类型多样化。家长必须瞄准目标才选购,了解自己目的及做练习的迫切性,例如是长期巩固还是考试前操练?再慢慢挑选。
孩子功课量及情绪:须聪明学习,平衡孩子休息时间。补充教材只是辅助教学工具之一,旨在针对性加强训练。我们需聪明学习,而非盲目地填塞时间,学习必须配合阅读和游戏,以及生活中的观察等,切勿占据孩子的休息及活动时间。
运用合适教材辅助学习:不少教材、学习平台及自学管理系统,可客观地帮助家长了解孩子需要,电子与纸本两者兼用,协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