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补习班】肠胃炎分2种 儿科医生:唔系屙清就可以好返
病从口入,小朋友喜欢什么都放入口中尝尝,不慎把细菌、病毒也吃下肚子的话,便会引发肠胃炎。原来不是每种肠胃炎都让孩子“清肠胃”,更有研究指5岁前的小朋友极可能患上一次轮状病毒,令小朋友又屙又呕,非常辛苦。想知肠胃炎的分类和治疗方法,即看儿科专科陈欣永医生的解说吧!摄影:颤嘉盛拍摄:詹郭敏、黄卓敏剪接:陈诗敏
Q:肠胃炎分几类?
陈医生:所谓病从口入,所以肠胃炎一定是吃了不洁食物,或是接触到不洁的物品再放入口中,因而引发肠胃炎。
一般病毒型肠胃炎,常见的如轮状病毒、诺沃克病毒等,患者的病征大部分会先呕后屙,在几个小时之间不停呕吐,过了一日左右,呕吐情况改善之后,可能会肚涨、肚痛,甚至会屙水。
如果是细菌性肠胃炎,譬如吃了不洁食物致食物中毒,患者可以同时出现呕吐、肚痛和肚泻,又或是沙门氏菌感染的话,患者可能没有呕吐,而是肚痛、持续发高烧和肚泻,大便不是呈水状,看起来很烂之余,更会出现血丝和黏液。
Q:小朋友食什么都呕,怎么办?
陈医生:假如患者不停呕吐,真的是食什么呕什么,即使吃药也呕、饮水也呕,但是家长不能因为怕他呕而不给他喝水,因为患肠胃炎的小朋友就似一个水樽般,万一漏走了所有水,又没有补充就会干,严重者会脱水。小朋友脱水时会出现迷迷糊糊,而流失太多电解质也会对身体有影响。
家长能做的是尝试慢慢给小朋友饮水,可以给他含电解质的水,并且利用少食多餐的方式,喝2口就停、等一段时间再喝2口,小口小口地喝。万一小朋友到了完全喝不下的地步,开始感到疲劳、减少小便,这情况就必定要看医生。
Q:肠胃炎需要服药吗?
陈医生:如果是轻微肠胃炎,是不适合给予药物或止泻药。家长为小朋友补充水份、小心处理饮食,靠身体也能慢慢康复。
不过,如果小朋友是饮什么呕什么,水也完全喝不下去,更出现脱水病征的话,或需要入院吊盐水来补充水份。
但要是严重些,如沙门氏菌,患者可能会持续高烧、屙血,再严重些会穿肠,这些情况就不是由他肚泻,泻完就可以解决的事。
如果证实了是一些严重的细菌性肠胃炎,我们需要用抗生素治疗去帮助患者,而病毒性肠胃炎,例如诺沃克和轮状病毒,反而需要支援性治疗,希望减少小朋友因为呕吐得太犀利而脱水,会给他电解水来补充流失的水份和电解质。
Q:病毒性肠胃炎可预防吗?
陈医生:有研究数据指5岁前的小朋友,一定感染过一次轮状病毒。轮状病毒有口服疫苗,但诺沃克病毒暂时没有疫苗可以预防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