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执笔写字前 必先训练大小肌肉手眼协调|Mommy Amy
很多小朋友都对写字感到吃力,但无奈写字是在幼稚园至中学阶段中一个颇为重要的学习方法,且更是一个普遍考核学习成果的方式。因此,仲使不少研究鼓励小朋友在六岁前不要执笔,但至少在香港,普遍最迟于四岁时便会开始学习执笔写字。
曾经我以为,要写字写得好,写得靓,只要勤多抄写便可以。直至从自己子女的学习经验中才发现,原来简单的如一笔一画也需要用到五种不同的能力,包括大肌肉、小肌肉、手眼协调、平面空间感及形象辨识等。各种能力亦缺一不可,因此即使不执笔,亦可以从日常的小游戏中作点训练,以加强孩子实际执笔时的信心。
大肌肉的发展
大肌肉支撑著小肌肉,而当大肌肉支撑得好, 小朋友自然会坐得好;所以大肌肉的发展亦会影响小朋友对学术的专注力及写字所需的肌力。
训练方式:其中行楼梯、踢球等可锻炼核心肌(即锻炼人鱼线的肌肉)、掷球可训练肩胛力,而爬队道则可锻炼四肢及肩胛肌肉。另外可多锻炼平衡力及移动能力 ,如可多走平衡木及让小朋友玩幼儿跨栏等活动。
小肌肉的发展
小肌肉的训练主要为前二指的灵活性及手掌的施受力。
训练方式:多训练前二指 (拇指及食指)的灵活性,如: 揭书、用衣夹夹衫、用冰夹夹细小物件等。另外亦可多玩泥胶来练手掌力。
手眼协调的发展
眼睛的追视能力及眼睛看见映像后与手部的协调。
训练方式:多串珠或穿绳 (可练手眼协调及手掌两侧分工的能力)。
平面空间感
当我们看见文字后再转化写在纸上的能力;例如中文字的结构讲求比例,如何在大脑内处理文字中每一笔一划的大小比例及相对应的位置便讲求对平面的空间感。因此小朋友一开始学执笔写中文字时,宜用九宫或四宫格,让小朋友在写字时可以有所依循;写英文字时则可给予三条横线,并要求小朋友按大细阶的比例写在线上,皆有助学习。
训练方式:可以多玩纸上迷宫游戏或九宫格抄画游戏 (先在一个九宫格上的不同空格内画出一些图案,再请小朋友在另一张空白的九宫格内画出指定空格内所对应的图案。)
形象辨识
我们在书写文字前先需要靠阅读把文字化成映像摄入大脑内作辨识后才能再指示手部写出。如想测试小朋友在这部分的能力,可将英文字母上下颠倒,甚至只转90度,然后请小朋友依著相同的方向抄写,你会发现有些小朋友会写得较为吃力。
训练方式:我们可以用相同的小游戏来作训练,并以拆件式作引导,先专注留意某部分再延伸抄写整个部分,慢慢地加以训练。另练习写中文字时亦可以多引导以口述笔顺的方式,并将文字拆成不同部件遂步书写,化繁为简下感觉会更容易。
以上是以家长的角度来分享子女在学习上的发现及综合老师所给的训练建议来撰写,如遇上其他读写上的困难,宜向专业人士寻求协助。写字对很多小朋友来说都是件苦差事,但如能对症下药多加锻炼,或许可以稍稍减低写字带来的挫折感。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多谢支持。
自小志愿成为一名母亲,现育有两名小天使;3岁的囡囡Valerie及1岁的囝囝Wyatt;每日乐于照顾小孩并尽量不受外界影响下,坚持自己的育儿理念。 本著‘爱分享’的个性,希望与各位爸爸妈妈分享有关亲子的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