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唔专心】上堂打瞌睡唔一定影响成绩 瞓住觉都可以接收资讯
粉笔在黑板上来回书写的声音、老师在朗读著教科书上的内容,伴随少许同学间窃窃私语的噪音,试问还有甚么环境比这个情景更催“眠”。无论是以前的学生还是现在的学生,都逃不出上堂打瞌睡的命运,作为家长当然想自己的小朋友认真上课,但专心是否一定能吸收到知识,打瞌睡就一定成绩差?相信以下研究会刷新妈妈们的观念!
睡眠期间也可接收资讯
相信大家都有过上堂打瞌睡的经验,大部分的时间都不是完全熟睡,更多是处于一种半醒半睡的状态,对于老师的声音内容其实都是听到的只是比较没有专心,因此有时班上有同学经常打瞌睡但成绩却很好也不是全靠外在的补习。
而至于完全在上课期间完全熟睡的个案,来自魏兹曼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挑选许多不同的声音,在受试者睡眠时播放,每一个声音、会配对一种气味,受试者在睡觉时,若听见搭配难闻气味的声音,呼吸变浅;听见搭配让人愉悦气味的声音,受试者会大口呼吸。令人惊讶的是,受试者清醒后,仍会保留对该声音的反应,因此在睡眠期间我们还是可以接收一定资讯。
学习后马上温故知新?
有不少家长都认为,在小朋友刚掌握到新知识时,应“打铁趁热”马上多做练习、温书去巩固知识。印地安纳州圣母大学(University of Notre Dame)心理学教授Jessica Payne,推翻了一般家长的认知。他以207名天晚上至少睡眠6小时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一组是早上九时学习晚上九时测验;另一组晚上九时学习,在睡醒后的早上九时测验,结果显示睡眠是帮助记忆的绝佳良药,学习后立即睡眠的同学在记忆表现上更为优异!
不过这两个研究并非告诉家长上堂打瞌睡是好事,温习是件坏事情,而是我们不应太苛刻去把我们认为对小朋友学习“有益”的事情应用在孩子身上,反而对小朋友学习没有帮助!知识不是用努力、时间就可以换取回来的,学习除了要最基本的努力、时间外,家长更应反思的是学习方法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