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一定要坐定定?要有勇气接受学生不一样的行为|程沛玉
撰文: 育儿教室
出版:更新:
“坐定定、安静地学习”应该是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告诫,亦是老师心目中好学生的潜规则。我们常迷信垂下头、“周身郁”、无时停的学生便不是在听书、不是在学习,但笔者最近以第一身的经验打破了自己也有的“迷信”。
【编按:作者为程沛玉】
某天遇上他妈妈,她诉说以前孩子放学后总不愿说什么,最近他多了分享,然后拿著其中一课活动的工作纸,开心地分享孩子向她解说纸上的每个画作,那正好是课上内容。笔者听罢心中闪过一丝兴奋和愧意,兴奋是他能掌握课程内容,纵使他没有正眼地望著笔者上课;惭愧是自己曾经忽视和低估了他。
比较课程中各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很多时能够记下课堂内容,并回答问题的多不是坐定定的乖学生(或许只是乖学生害羞)。最意外的是比较当中已完成课程的两班学生,在第十堂中最能够说出过去所学的,是占最多SEN(特殊学习需要)学生,秩序最混乱的那班。他们明明就是经常吵嘴、坐不定、不专心的一群,但想像不到他们学到和记到的却是最多。
环顾个人经验,所接触的大、中、小学生,普遍是愈高年班,愈逃避发言。那小学生爱举手发言看似是理所当然,却并非是必然。其实在开课之初,每班学生也是爱理不理,只是随著互相认识日深,互动关系日增,反应才渐见踊跃,纵使他们很多时是争著举手,被点中后却是一脸无语,令人啼笑皆非。
不同孩子有不同的学习模式,学生的学习效能,除了关乎教学技巧,师生和亲子关系同样重要,学生不会有兴趣跟不喜欢的人学习。而课程的领悟提醒了自己不要“迷信”学生“坐定定、眼定定、静嘤嘤”才是学习,要有勇气接受学生不一样的行为、反应和挑战。
【第一届武博】立即购票参加5月3至5日于九展举行的第一届香港武术及搏击运动博览,从武术电影、武馆街游戏及过百个体验班,体验武术运动,眼界.决定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