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年纪愈大愈不快乐 功课多父母干预玩法令孩子失去快乐感
香港小童群益会于今日举行记招分享“香港儿童快乐调查2019”结果,今年以“游戏与快乐”为主题,访问了1083位6至17岁儿童,结果显示61.5%的儿童感到快乐(2018年的比率为61.6%),不快乐的有10%(2018年的比率为9.1%)。整体上,感到快乐的儿童比例及快乐程度的平均分数(7.07分)较去年(7.14分)为低,调查也发现香港儿童游戏时间和户外游戏不足!摄影:李紫铭
1.上课日无时间玩最直接影响小朋友快乐与否的关键因素就是游戏时间,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建议,儿童每天需要1小时的游玩时间,但是次调查结果显示,上课日(星期一至五)有54%儿童每日少于1小时的游戏时间,非上课日则有25%。
今年15岁,就读中三的莫同学表示,自己就读北区一所中学,功课量偏多,多的时候可能一日有15样功课,会做到凌晨两、三时,朋友都会和她传讯息抱怨。因此多测考、功课,相信是其中一个令上课日少时间自由玩乐的原因。而是次调查亦显示有超过七成受访儿童认为功课学习繁忙阻碍自己玩乐。
另一方面,今次调查还有一项数据符合莫同学的经历,就是年纪愈大快乐指数就愈低,莫同学也认为小学的生活比现在更开心。
2.家长不陪玩、玩也干预多调查发现儿童和父母一起游玩所获得的快乐感会更多,但只有10%父母星期五、六日或假期会经常陪子女游玩,约26%会间中陪伴。而大部份父母都会限制子女游戏时间,甚至乎连游戏内容都会干预,玩的游戏都是父母安排,令小朋友创意和想像被局限,家长太在意“正确”玩法,太在意“输赢”反而失去乐趣。
今次调查特别加入了儿童参与冒险游戏的情况,冒险游戏的意思是指带有风险的游戏,例如参与历奇训练使用剪刀,在合理的范围内爬高爬低。这类冒险游戏有适当的挑战性、难度能令小朋友学习到解难知识,学习到各种生活技能、自理能力等等。但结果显示初小学生的父母倾向反对子女进行有风险的游戏。
3.手机游戏成主流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儿童最常玩的游戏是电子和手机游戏,而且数字相当惊人,足足超过75%,大幅抛离排第二位的桌上游戏。今年13岁就读中一的伍同学,就是以手机游戏为主要日常娱乐的儿童,主要原因是很多朋友也在玩手机游戏,而彼此之间可以连线对战,朋辈影响加上方便游玩导致他看萤幕的时间增加。
建议多让孩子参与户外活动香港小童群益会总干事陈健雄先生认为,小朋友应多参与户外游戏活动,但可惜香港公园愈来愈低龄化,但安全系数奇高,令一些较大的小朋友得不到乐趣。但近来的屯门共融游乐场是个好开始,希望政府多兴建类似大型公园。
小童群益会执行委员会主席吴彦明医生则认为,小朋友应多参与群体性活动,家长不应主导小朋友的游戏内容,也不应过分保护小朋友,不给他们“经历”的机会。
以吴医生的一个小分享作结:“曾有病人家长问我,害怕小朋友爬树弄伤尤其是他有病在身,应该怎样做?我回答他:‘你应该教她如何爬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