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学英文】我们为了什么学英文? │Mommy Amy
相信大部分的香港家长对孩子的英文学习都特别重视,且看街上繁多的英文中心便不用我再多作解说。在香港,只要英文好, 仿佛就像获得人生胜力组的入场券一样,在挑选学校时能有更大机会进入优质学校,进入大专教育后亦很多只以英文为授课语言。但有兴的是,当我们进入职场后,可能除了打英文邮件外,其实实际使用英文的时间可能并没有太多。
如果十年廿年后需要使用英文的机会不多,那我们为何仍要学习英文呢?英文只是要应付众多课业内的其中一个科目吗?
相信大家都会认同语言的学习是始于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实际需要,但我们现今很多时都轻易陷入了学习只为求分数的迷思。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英文成绩好,与外国人沟通必无问题,但在现实中的很多例子却是,即使我们英文成绩满分,但当实际对著外国人是仍可能讲得结结巴巴。
你可能会进一步辩驳那只是因为练习不足,口语能力不够强,但实际上更可能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在学习中未能掌握语文背后所承载的文化。正如中文一样,香港、台湾、中国大陆等大中华地区,看的同样是中文,但用词便十分不同,即使不计潮语,一般的文章上,即使每个字单独来看时都读得明,但放在一起就完全不能理解,我本人便一直深受其害(本人在台湾读高中及大专。)。
言归正传,我们期望孩子学好英文,为的是短期学业上的成绩,还是长期的投资-让孩子未来能与英语世界更无缝接轨,便需由父母去思考。
你或许会问,这两者有何分别?
两者最大的不同是短期的学业操练较注重的是加强文法学习,背生字,记串字等;但长期的培养更注重的是学习兴趣。当然,有兴趣自然便有动力去学,但过程相对较漫长,亦或许无助提升校内成绩,但却可能一生受用。
父母该如何抉择并没有标准答案,在不同时期或许亦会有不同的答案,但在我们设定期望或挑选学校前,这仍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共勉之。
自小志愿成为一名母亲,现育有两名小天使;3岁的囡囡Valerie及1岁的囝囝Wyatt;每日乐于照顾小孩并尽量不受外界影响下,坚持自己的育儿理念。 本著‘爱分享’的个性,希望与各位爸爸妈妈分享有关亲子的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