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让孩子哭?|失败妈妈之日常

撰文: 失败妈妈
出版:更新:

陈皮妈是很容让陈皮不开心时想哭便哭,只要不是在公众场合妨碍到他人(例如图书馆、高级餐厅、有人在表演或演说之类的环境),也主张让他哭个饱、哭个够,只是教养原则不会因为他哭而有所改变而已,当然我也是会抱抱他去尝试理解他的难过啦!因此,我照顾下的陈皮很常哭,但也算是快收声的孩子。

而陈皮身边的长辈则很怕孩子哭,也不断会洗脑式告诉他“男仔唔会喊的。喊会俾人笑”。起初也会想说服长辈用我的教养观来跟陈皮互动,当然,即使我多平心静气,总是会焦头烂额不成功之余,也有时候会令家庭聚会不欢而散。

我发现,尊重长辈有不同的意见也是非常重要。理解他们,容许他们在孩子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信念,也是困难却非常重要的爱的教育。

孩子的独立思考、明辩是非,不是从自小只听到同一价值观和言语方式来形成。而是经过家长的言行、沟通互动、开放讨论和真实感受而慢慢发展出来。

我实在不想孩子看不起和自己意见不一的人。

我实在不想孩子包容不到和自己性格、世界观不一样的人。

因此,由自己做起,陈皮妈,提提你,不要再试图改变家人的说话和教养方式了! 我们能改变的,真的只有自己。

失败妈妈之日常(专页:陈皮下厨)一位平凡的基督徒全职妈妈Carrie,读了教育硕士、上过无数教师培训课程,本著以主耶稣为榜样,以为可以理想化教养孩子,但低估了自己的不完美,以致每天育儿和教养都充满血泪和笑料。现为小岛学园董事,育有一子陈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