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脱轨”时 适时反思自己|失败妈妈之日常

撰文: 妈妈投稿
出版:更新:

一日,和陈皮行超市时,我如常地食物交给孩子放在购物车上。谁知今天陈皮做了一件我吓了一惊的事:当场拆开了包装好的西柚,大口大口地吃。我的第一反应当然也未能像一位优雅从容的妈妈。“陈皮你做紧咩!未畀钱可唔可以食㗎!!!”我大叫着,四周的人也把焦点都放到我们身上。【编按:作者为妈妈Carrie】

(GettyImage)

是我平日忘了教他店舖的东西要付款后才可以进食吗?

是他刻意要惹怒我吗?

是他误会以为免费食物吗?

是他太累或太饿吗?

是因为他开始想不断挑战社会上和家庭上不同的界线吗?

我脑海里转了千万个念头,但也无法当刻平静下来。

“未畀钱唔可以食。”他说。

“咁你又食?你知唔知咁做系唔啱㗎?知唔知咁系犯法?”妈妈急起来。

“知道,sorry。”他真的停了,把西柚交还我。看起来不像敷衍我哦。

孩子和我对话一直也好平静,好理性,反而我像脑袋烧着了火一样,如果当刻我面前有镜子,肯定我自己也会被自己吓坏。当然,我立刻就拿去收银处付款了,也对职员说了对不起,而职员也很平常地说“很小事不用介怀”。

(GettyImage)

是的,其实不管这件事情你或我认为是对是错,其实也真的很小事。问题是,为什么这样小的事,我会有这么大的情绪反应? 又有一次。

“陈皮,点解你唔收拾玩具?”我问。

“因为我想做衰人。”他奸笑。

另一次。我在锁屋企大门时,升降机竟然意外地开了门(可能有人按了掣却最后没有等䢂),陈皮没等妈妈就自己冲了入升降机。然后,升降机门在陈皮进入后立刻关上。 “啊!啊!啊!啊!”当然,只能等下一部去大堂寻亲啦。从来没感受过原来等䢂的时间那么难过。感恩的是,他安然无恙在看更姨姨旁等著我。

我相信家长们每天都经历很多这些看似小孩又“脱轨”的时刻。我不是想反思家长哪件事自己要怎样可以做得更“正确”,怎样才可以令小孩更“乖”,又或者如何令孩子明白这些规矩背后的意义。我也不觉得对小孩来说上面故事所要解释规矩和道理是很难明白。

(GettyImage)

我想思考的,是我自己的心,为何对孩子这些“脱轨”和“错”,会害怕、会生气、会大反应。因为我觉得他不负责任。但我也有不负责任的时候呀!因为我觉得他没有礼貌。但我也是24小时笑脸迎人,会对身边每个人有礼回应吗?因为我觉得他好麻烦。天呀!我相信我老公觉得我更麻烦!因为我觉得他好蠢。 噢,我也能举自己千千万万个蠢的例子!

最近,有一位朋友叫我每次看到对方讨厌的一面时,也把想骂他的说话,用在自己身上,看看是否非常反感,如果是的话,反复再思考一下自己是否完全没有这种行为和念头。然后我发现,对方的面目,不管是大人小孩,的确没有那么可憎了。

有一天,我和老公在孩子面前吵架。于是晚上睡前祷告时,也一如所料,孩子主动提到这件事。

“主耶稣,今日爸爸妈妈闹交,好大声,好恶。我咪起眼,唔望,因为好恐怖。”好伤心呀,妈妈我好像被人捅了一刀似的。

“对唔住呀,原谅我啦”妈妈我充满内疚。

“主耶稣,我原谅佢哋啦。”

失败妈妈之日常(专页:陈皮下厨)一位平凡的基督徒全职妈妈Carrie,读了教育硕士、上过无数教师培训课程,本著以主耶稣为榜样,以为可以理想化教养孩子,但低估了自己的不完美,以致每天育儿和教养都充满血泪和笑料。现为小岛学园董事,育有一子陈皮。

【周五心意运动】您捐一封$50利是,已可为基层送上温饱,01心意呼吁您支持【香港青年协会】 ,每$50即可制作5碗爱心汤和心意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