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具】混战游戏满足孩子想像力 勿胡乱加上百厌标签

撰文: 我家孩子不上幼稚园
出版:更新:

“混战”即是孩子们拿起棍状的玩具,想象自己变身为电影角色,一起打闹的游戏。有些家长担心这令其他人觉得孩子百厌,但只要玩得适当有分寸,就可以训练小朋友的自律和想象力,更能结下一段段珍贵的友情。

【文章原刊于01撑场,欢迎下载香港01 app,与星级作者一同讨论喜爱话题。】
撰文:我家孩子不上幼稚园

两名儿子已经长大,不太需要玩具了。基本上,除了Lego,他们对其它玩具都不感兴趣。不过,家中有几碌“神棍”,却是最受两兄弟欢迎,虽则不是什么名贵玩具,但每位小朋友到我家必要拿它来玩。

“神棍”其实是几碌杂牌军的组合,包括星战激光棒、模仿骑马的马头公仔棒、巨型玩具羽毛球拍,以及一枝不知从那里来,用作帮助调较冷气风口扇叶的长棍。

我称之为“神棍”,皆因它法力无边,谁拿着它都会和它一同变身,小朋友对它更是趋之若鹜,经常斗快夺取,速速变身。

有时,小朋友变成星战角色,用原力和激光棒互相斗法;有时,又变成花木兰故事里的士兵,挥剑比武;忽然,又变做忍者龟,对抗怪兽。他们形象百变,日日新鲜,这几碌棍能完全满足他们发挥疯狂的想像力!

“神棍”法力无边,小朋友对它更是趋之若鹜,经常斗快夺取,速速变身。(gettyimage/视觉中国)

然而,很多时候,成人却把孩子发挥创意的“百变”误解成不听话的“百厌”。每当孩子拿起模仿武器的棍状物体,父母便会开始紧张,甚至禁止他们玩耍,害怕真的会攻击伤害人。

我负责主日学,最近分享圣经里的英雄,教小朋友做一些刀剑盾牌的手工,有位非常困扰的妈妈朋友走过来问我:

妈妈忽然苦恼长叹:

不过,并非每一个父母都有同样的睇法,其他人会觉得儿子很顽皮!

原来……人言可畏!

男孩间的混战并非坏事,如果懂得怎样教导他们,反而是培养男子气概以及社交技巧的好时机。(gettyimage/视觉中国)

当然,我相当理解这位妈妈的恐惧,亦不赞成孩子真的打架。不过,差不多所有男孩都最爱玩刀剑,特别由三岁起至小学的男童,全都非常喜欢超级英雄等正义的人物。男孩间的混战,并非坏事,如果懂得怎样教导他们,反而是培养男子气概以及社交技巧的好时机。

最近阅读一些有关男孩玩混战(rough play/tumble play)的研究,发现益处甚多。

最大的益处,除了令他们非常兴奋快乐之外,其实也可以培养他们的自制能力。

参加混战游戏的孩子,对其他参与者是赋予信任。(gettyimage/视觉中国)

因为男孩子“玩打架”,需要牵涉两个以上的人数,先可发生“打架”或“混战”的情况,所以必须有良好的社交,懂得商量分配角色,“打架”游戏才会好玩,同时亦会促进孩子间的友谊。

“混战”过程中,他们经常交换角色,一方做正义战士,另一方便会变成坏蛋,然后再交替。由于是“假打架”,孩子需要根据自己角色去控制及调节自己的力度,学会怎样小心而不会伤害别人地攻击,要彼此信任,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绝对需要培养自制能力。

家长要学会的,就是分辨孩子是“真混战”还是“假混战”。(gettyimage/视觉中国)

根据研究指出,如果孩子玩“混战”,只有一成机会演变成真的打架,所以父母不需太担心。

不过,怎样分辨“混战”的真与假呢?

非常简单,如果玩“打架”,他们经常会面露笑容,愿意交换角色,在“混战”时会小心地留意,不伤害别人,并且会一班人一起玩,“打完架”后,还会高兴地继续玩其他游戏。

小孩的真正“打架”,通常只得两个人,脸带着愤怒去攻击伤害对方,并且哭泣,亦不愿意一起继续玩下去。

若然是“假混战”,小朋友会面带笑容并愿意继续玩其他游戏。(gettyimage/视觉中国)

父母不应因恐惧而阻止孩子们玩“混战”,男孩爱玩打架其实是很正常,极富创意,不应标签他们为百厌顽皮!

如果孩子真的攻击别人,父母们应该找出他愤怒的原因,教导子女以正确方法发泄自己的情绪。

“混战”好好玩,是小朋友的一台戏,我年幼时也试过,只要定立好界线,不伤害自己、别人和物件,这是非常健康的游戏。就像我家儿子,他们一班由细“打”到大的孩子,现在已经成为非常亲密的老友了!

【编按:文章题目为编辑所拟,原题为“请不要将爱“混战”的男孩子标签为百厌星”​】
(文章纯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周五心意运动】您捐一封$50利是,已可为基层送上温饱,01心意呼吁您支持【香港青年协会】 ,每$50即可制作5碗爱心汤和心意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