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要花多少时间陪伴孩子才足够吗?|失败妈妈之日常
你们会花多久时间陪伴孩子呢?曾经,我也觉得,当然是越多越好,孩子才会感受到爱,孩子才会有安全感,孩子才能学会爸妈最希望传递给他我们自家的家庭教养观和品德素养。因此,自小陈皮的成长我给自己非常大的责任感和压力,内心经常和自己的人生事业方向交战:做全职妈妈又走去办亲子共学。(编按:作者为妈妈Carrie)
请老人家有时候“与孙同乐”带孩半天,又会不时分心不断追问陈皮状况(连几点睡著、睡多久也要问!);
明明没想像中赶,工作一完成又浪费钱的士回家看孩子。(其实比起港铁只快15分钟……);
和孩子在一起时,有时候却又心不在焉地想工作的事……
我也要经常反省,不要多心,不要又妄想当女超人。因为我做不到,也没这个需要。其实,陪伴孩子时间多少虽重要,但不是最重要。人生有很多限制,有些家庭没办法不做双职父母,有些家长外出全职工作更能闪闪发亮,有些孩子可能有特殊需要而多几陪时间的陪伴也未足够应付其需求……
我们只要了解和接受自己的限制,把能力范围内能给孩子的时间,都全力给予,配合用心和耐性去不断和孩子沟通,其他的就交给孩子去成长、交给上天和他人去成就孩子吧。我是在提醒自己,既然决定了自己每天的人生,就专注做好每一分钟的本份就可以了。
“妈妈,我要你说故事!”
“陈皮,妈妈每天早上这两小时也不能陪你玩呢,因为要弄早餐和做一堆家务。但我一会会陪你送你上学、放学也会一直陪你至午睡时间,睡完更可以一起看故事书好久。”
“我想现在。”
“不好意思,真的不行!或者你可以来陪我做家务呢。”
“我真的很伤心。”
“噢!你真的很喜欢妈妈,才会伤心。我唯有做快一点家务吧,我也很喜欢你。”
他还是会哭得惨惨的。
其实,我陪两岁多的他经历这份伤心,也是一种爱。而且,我相信,除了我和爸爸尽力爱他,孩子感受到的爱还来自大自然、老师、同学和社区上遇到的人和事呢。
失败妈妈之日常(专页:陈皮下厨)一位平凡的基督徒全职妈妈Carrie,读了教育硕士、上过无数教师培训课程,本著以主耶稣为榜样,以为可以理想化教养孩子,但低估了自己的不完美,以致每天育儿和教养都充满血泪和笑料。现为小岛学园董事,育有一子陈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