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外游】家有晕浪小孩 父母外游必学傍身穴位|谢嘉雯中医

撰文: 谢嘉雯
出版:更新:

圣诞新年假期开始,又是外游的高峰季节,大人小朋友都有机会坐车坐船坐飞机,在本地自由行或往外国旅游。与小孩乘坐长途交通工具,除了考验小孩耐性,另一大挑战就是晕车、晕船、晕机浪引起的身体不适。

(谢嘉雯中医提供图片)

不想长途旅程因小孩晕浪而成为父母出门的苦差,大家就要掌握这三个重要的穴位了!

按揉以下穴位,有助父母缓解小孩旅程的不适。

眩晕欲呕:内关穴

【定位】位于手腕部内侧,手腕横纹正中上三横指处,取穴时,叫小孩手握拳头,腕部会出现两条明显的肌腱,腕横纹以上三横指处的正中点(两条肌腱之间)便是内关穴。

如小孩容易晕车、晕船,父母可于旅途中间歇性为小孩按揉穴位,有助预防并减轻晕浪呕吐。

(谢嘉雯中医提供图片)

头晕头痛:合谷穴

【定位】手背第1至2掌骨间,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合谷穴”即俗称的虎口穴。中医针灸歌诀有句话:“面口合谷收。”凡头面部有关的疾病:如眩晕、头痛等,按压合谷穴均有疗效。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有降浊之效,对气机上逆引致的不适:像呕吐、嗳气、呃逆……等均有良好的舒缓作用。

(谢嘉雯中医提供图片)

耳塞耳胀:听宫穴

【定位】耳屏(耳珠)中央前,下颌骨髁状突后方,张口时穴位呈凹陷状。

小孩张口时较易取穴,父母可于穴位凹陷处,以手指指腹作圈状按摩,有助缓解乘飞机时,气压引致的耳朵不适。

除此,父母亦可参考以下各点,有助减低旅途不适,令小孩们能精神奕奕抵达目的地,一家人享受快乐假期。

出发前:

1. 乘坐长途交通工具前3小时,膳食要轻怡。

2. 避免吃得太饱,难以消化。

3. 避免饮用奶类饮品,饮料可以暖水或果汁代替。

否则食品滞留于胃部过久,当飞机或船遇上气流或巨浪出现摇晃,或汽车行驶时车身太抖动,均可诱发呕吐。

乘坐交通工具时:

1. 尽量拣选中间位置的座位,行驶时会较平稳。

2. 视线可望向较远和相对固定的物件;如山丘、行李柜。

3. 避免视觉过度刺激,如打游戏机。

4. 眩晕发生时,头往椅背后靠,可避免过度晃动。小朋友可以依傍在父母臂弯或胸膛上,闭目养神,必要时躺下休息。

5. 家长可引导小孩作深呼吸,有助缓解不适。

6. 父母可讲故事或说笑话,让小孩分散注意力。

祝各位有个愉快旅程。

谢嘉雯中医师

两孩之母的中医妈妈。深信中医之博大精深,除治病外,更关乎一种生活态度。

个人博客: http://cmptse.blogspo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