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玩游戏 家长如何教子女输得起?|博士妈妈

撰文: 博士妈妈
出版:更新:

圣诞节将至,相信不少家长会带同小朋友参加许多聚会。小朋友聚会时一起玩耍,家长或会担心有些小朋友在玩游戏过程中会输不起而发烂渣,有些会大喊、有些甚至会推倒所有玩具发脾气,推倒整件事。其实,每逢规则性的游戏,如捉棋、画过三关、bingle游戏、大富翁等,常有输赢,输唔起的小朋友常因而大喊。

(GettyImage)

常见输唔起的表现:爆喊、赖皮、口中狂说不算数

而我们最常见输不起的小朋友会很赖皮,当知道自己输的结果,便说:“不!不!这铺不算数!”、“从头再玩过”等。有些父母见到小朋友输了,会要求年长的小孩让赛:“你让下他(她)吧!他仍年幼。”又或父母会为输了的小朋友代言:“算啦,这铺不算吧。”亦因此原因,年长的小朋友会感到玩得无瘾,甚至拒绝与发烂渣的弟妹玩,最终导致小朋友与小朋友闹交收场。

不要否认孩子的情绪

其实,当小朋友一输便喊,是一种情绪抒发,我们不要立即否定其情绪。父母应表达明白他们的感受,先给予子女一个拥抱,并说:“今次不要紧,我们可以下次再玩。”让他们有抒发感受的机会。但这不代表接受及认同孩子推倒东西等破坏性行为。

(gettyImage)

让子孩明白输赢是小事

当小朋友爆喊时,父母可尝试解释,“这游戏是有点难,妈妈明白你不开心,不如你一会再玩?”又或“我们先休息一会。”父母也可向子女说,“我都知你很想胜出,不过今次还未可以,不如我们可以下次再试。”好让他们知道游戏常有赢有输,这只是很小的事,让他们从游戏中学习输赢。

从输中学习解难

当孩子情绪平伏下来时,家长可以与孩子再玩同一游戏,并教孩子易于取胜的一招半式,让他们愿意再尝试玩这戏游,鼓励他们从游戏中学习解难。最重要,我们要让孩子明白游戏中有输赢,输赢不是最重要,反而在游戏中享受过程,从中得到的欢乐更为重要。

一个人的成长,均会经历无限次的挫败。家长在孩子年幼开始,应让他们机会体验挫败及输嬴,了解输赢并非最重要,最重要在过程中让他们知道每人均会经历挫败。

(GettyImage)

家长切忌造假让赛

有些家长都会故意造假让赛,制造一个小朋友赢的局面。小朋友有输不起的性格,正正是因家长制造出赢的假象,小孩才有样学样,以为凡事一定让及有其他人迁就。我们应该让孩子学习面对输赢,然后学懂如何慢慢正面地面对失败,而不是遇到不顺的情况,便说从头再来。

相信在孩子年幼时开始培育输得起精神,对其成长很有帮助,有助培育他们抗逆能力,对成长发展有更正面影响。

秦蓁博士 Joyce chun(专页:博士妈妈

香港大学言语及听觉科学系博士,身兼言语治疗师、新加坡卓荟国际幼稚园校监、社企创办人于一身,育有两仔一女,爱钻研孩子成长,常透过小把戏训练学生及孩子,开设“博士妈妈”facebook专页,与家长分享育儿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