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认字】学字忌死记狂操Copybook 宜连结生活经验加深记忆
“认字”是每个小孩成长时面对的课题,家长要明白到,要让小朋友成功学习而且学得开心,切忌死记难背和操之过急,让小朋友在生活中慢慢习惯学字才是最重要。
【文章原刊于01撑场,欢迎下载香港01 app,与星级作者一同讨论喜爱话题。】
撰文:Make A Wish
婴幼儿学文字,依次是“听、讲、写”。对于认读写,我不相信死记硬背,只信三者相辅相成,单靠一方强没有用的,要一步步来。好像大仔赢在认字的起跑线,写字却输在copybook上。过程由甜变酸,要习惯苦尽甘来,好不容易。
认字︰与文字交朋友
老实说,认字叻,是大仔天生的才能。他的记忆力不错,又喜欢阅读,所以对认字事半功倍。
图像的学习速度与记忆效果,远比口语或文字强。以我的观察,大仔的记忆力源自他将事物变成图像的能力,喜欢玩车仔的他小时候已很能分辨不同的汽车品牌标记,例如BMW车标,他不止认得黑、白、蓝三色的圆形图案,亦不知不觉把“B”、“M”、“W”三个英文字母与图融为一体。
每当看到BMW车标,就自自然然令他对英文字母的印象更深刻。之后,通过认识更多车标,如以词汇为本的Ford、KIA、Jeep到更深的Isuzu、Alfa Romeo、Rolls Royce、Lamborghini,他能轻轻松松加深对生字的认识。或者你觉得记得车标没大作用,但最重要是过程中让他和文字交个朋友。
读字:要够胆讲
这点说的是孩子懂得读字,不是看书阅读。有研究指出3-4岁小朋友的口语词汇达1,000个,5-6岁更发展快达3,000个,是真吗?
汉字难学,教孩子认字最常用的一种方式是识字卡。我不是“字卡”控,家中的字卡很少(大多是随课本附送或朋友转赠)。反而,大仔2岁时被评估为语言发展迟缓,我只抓紧机会,平时多与他讲说话,无论是街道名、地铁站、餐牌、指示路标都说一通,这样除了增进亲子情外,也不知觉地加强他对外来事物甚至认字的好奇心。例如明明学校书本冇教过“炮台”,点解他会识读“炮台山”地铁站呢?他沾沾自喜答︰“返学经过炮台街嘛。”
识字读字连结真正的经验,加深学习效果;但有些情况未必如此,如空间、时间这些抽象的概念。我尝试用“文字接龙”游戏考考他,惊觉他说出“人-类别”、“身-体形”、“人-生仔”、“生-气力”、“超-人见人爱”;尽管这些字只靠闲谈听到的事物,也无法透过直接操作生活中学懂,但小游戏让他再次打开记忆的柜桶,累积未来对于抽象知识的学习。
写字︰不受功课捆绑
什么时候才应该执笔写字呢?教育局于2017年发布课程指引,建议K1不执笔写字,K2和K3亦不应有机械式的抄写,希望孩子没有不必要的操练。大仔的手肌比同龄的小朋友弱,他从小不喜欢画画,空间感亦不佳,K2写字会出界、歪歪斜斜,很明显他的小手肌发展未符合执笔写字的学习。幸好,他的幼稚园不重抄写操练,更恳求家长“唔好擦字”,不逼他未学行先学走。
大仔的学校主张孩子的小肌肉循序渐进发展,K1的习作(涂鸦用粗蜡笔、仿画简单线条)以多元化活动集中锻炼前三指灵活性及手眼协调。K2用三角笔学习执笔写字,中文字先学首部、笔顺,再写笔划少、组合简单的中文字;英文则以直线的大阶英文字母先(I、E),之后,再学习弯线(J、R),再到细阶英文,数字也如是,先学直线1、7再到多弯位的3、8。K3课程开始革新,写字竟然比K2更简单!以我所见,习作更较上年的轻松,内容更多元有趣。例如,为了加强学习中文词汇,利用学生名字拼出同音不同字(同音︰嘉、加),不迫他们死记更多生字。除了首部,还用解构字的结构(早=日+十)。从形、音、义来分析字的结构,比死记抄写更重要。
学习英文生字,都变得更灵活。把衫夹编成不同的英文字母,将串字变成Letter Domino游戏,融合英文课本材料,派回家给家长作温习认字工具。至于抄写,每个生字加入画画空间,让孩子边写边画,便能与脑中记忆做连结,了解自己写什么、画什么。
K2做功课大仔有时做到发脾气,升班后反而开始肯自动自觉坐低做功课,最近画班导师也说他在落笔、起稿、填色、空间感都好多了。当然,我亦很明白道大仔的幼稚园对写字的要求比其他学校简单得多,经过升小考直私的一役,认读写三方面技不如人。但N年后,要孩子能做到我口诉我心、我手写我心,我更坚信要他识字学得开心、写得有信心,并不是今天买百本copybook抄生字能做得到的。
【编按:文章题目为编辑所拟,原题为“幼儿认读写︰要舍(写)得先放手”】
(文章纯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