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分析】为何子女“话唔听”? 用指纹找出最受落的教育方式

撰文: 王淑君
出版:更新:

子女性格似你?唔似你?原来用指纹都可以看得出。指纹分析专家莫颖恒(Ellen)指,指纹其实是外显的“DNA”,当宝宝在母亲的肚子中发育至第13至19周时,指纹会与大脑纹路同步成长,因此其排列、纹路、数量等都受影响,可以看出大脑不同区域的发展,从而推敲分析出孩子的性格和学习潜质。“如果我哋用啱方法去教育、帮助小朋友成长,小朋友学习得到之余,亲子关系亦会更好!”Ellen说。摄影:郑子峰,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Ellen从事音乐事业多年,认为了解小朋友的性格和教育方式,对他们的成长很是重要。

Ellen原本是一名钢琴教师,她留意到不同的小朋友来上课时,有些是应付父母的要求而毫不享受,有些甚有天赋却不获栽培,充满着学习上的错配。在偶然的机会下,她从家长口中得知了“指纹分析”。“有一日有位爸爸同我讲囡囡唔学琴喇,因为囡囡做完分析后发现,其实佢更适合打鼓,我谂起又系,佢弹琴弹到朗郎上身咁,大肌肉发达。”她忆述说,这件事让她萌生一个念头,盼借此让家长了解小朋友的潜能和教养方式,不致在学习和成长路上走“冤枉路”。

“指纹不同于掌纹。”Ellen说:“掌纹会因为手掌的活动而改变数量,但指纹是由出生开始就不会转变。”这套学说由200多年前的欧洲学者开始研究,而在她投入研究的十多年间,作了逾4万只指纹分析,再归纳出7种动物的性格,包括:狮子、小狗、猴子、小猫、牛牛、乳雀和蝙蝠。而一个人不只具有一种性格特质,有时更是表现出一套性格,内里又是另一种态度。

7型动物性格概述:(按图放大)

+2

从指纹改善相处?

Ellen分享,曾有父母带同一对双胞胎子女来做分析,发现即使是基因相同的双胞胎也拥有回异的性格。“妈妈是狮子、爸爸是小狗,而他们一对龙凤胎,囝囝是狮子,而囡囡则是小狗。”妈妈看完分析后也认为很准确,同是小狗性格、重视家庭感情的父女在家非常“冤气”,惟妈妈对着同是狮子性格的囝囝,却是“火星撞地球”一样,大呻“好难教”。结果,在日常教养上,分为“母女”、“父子”的组合后,亲子关系亦有所提升。

不同的手指代表不同的脑区发展,也代表不同的意义。

“其实小朋友唔听教,可能系家长未揾到𠮶条锁匙,好似林宝坚尼用咗保时捷车匙咁,当然踢都唔郁。了解咗佢哋咩性格,用啱方法,自然就会挞着。”Ellen指孩子最小在1岁便可以采纹做分析,“不过从指纹分析只系反映上天给予嘅资本,亦唔等于IQ,而系畀咗贴士家长,喺后天要点栽培小朋友,将资源安排得更好”。

10只指纹等于10个脑区(右图),从指纹的形状、纹数去分析,0至6岁的小朋友主要看中指、无名指和尾指,因为这个阶段是孩子视觉、听觉和触觉的发展黄金时段,为他们选用合适的学习方法,甚至符合性格、天赋的学校,孩子自然一生受用。

为子女选择合适个性的学校,吸引自然事半功倍。(VCG图片)

不同性格的选校Tips

现时除了传统学校的教学方式之外,已出现不同教育方针和模式的学校,选择比以往多。Ellen对于各种动物性格的小孩,有以下建议:

传统学校:适合“小狗”、“牛牛”、“狮子”、“小猫”

-“小狗”喜欢有规律的时间表,重视群体活动的感觉,个性乖巧、稳定和循序渐进,也喜欢参与各式的课外活动。

-“狮子”和“小猫”都较重视成绩和结果,个性较为目标为本,对拥有权威的老师尤其崇拜,亦喜欢学习的过程中充满挑战和竞争。

-“牛牛”是勤力的表表者,强于重复的锻炼,也乐于学习一技之长。

另类教学:适合“蝙蝠”、“孔雀”、“猴子”

-个性喜欢挑战权威。

-勇于接受多元刺激,拥有跳跃式的思考。

-“蝙蝠”对科技尤感兴趣,天资聪敏。

《香港01》App,浏览更多亲子资讯,立即下载: 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