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杯】听音乐唱歌仔打辩论赛 激辩佛系态度、陈玉娥vs赵佩玉
“佛系应否作为香港人的生活态度?”“港府派发迪士尼门票比海洋公园门票更好?”“《爱回家》中的熊若水还是mandy更适合成为秦博思女友?”这些滑稽的问题,都是一个辩论比赛的辩题。以“贴地”见称的“奇趣杯”辩论比赛,每年都会以日常热话作辩题,从生活、时事到明星影视,都“无聊事认真拗”。更会加入“奇趣卡”的元素,大考辩论员的临场反应。比赛的奇趣风格吸引愈来愈多学生注意,因此今届参赛学校名额由24间增至32间,大会更在比赛当日为4场比赛进行网上直播。摄影:陈嘉元
奇趣杯由宝血会上智英文书院自2012 年开始举办,最初是该书院与友校一个联校活动,推广“辩论就是快乐”的精神。首届赛事决赛的辩题为“人类不应主动接触外星人”,及后“奇趣杯”吸引愈来愈多学校参加,至今已是第七届。参加学校包括香港华仁书院、拔萃男书院、协恩中学等传统名校。
今年初赛的辩题包括“愚人节还是情人节更适合表白”、“赵佩玉还是陈玉娥更适合成为立法会议员”、“港府派发迪士尼门票还是海洋公园门票更好”等,(全部题目请见文末),不少都与近期的社会热话有关,创新之余也非常有可辩性。这些辩题是从不同界别集思广益,除了由“奇趣小队”(即奇趣杯筹委会,由中三至中五的学生组成)构思外,参赛学校报名时会提交建议的辩题,甚至连公众也可在Facebook专页上留言提议。
今届初赛辩题:
“奇趣卡”为灵魂元素 挑战性可观性大增
为了让比赛更好玩,除了辩题奇趣,赛制也加入了“奇趣卡”。今届奇趣卡共有18款,比赛期间每位辩论员需在发言前抽取一张奇趣卡,并完成卡上的指示。例如有“歌唱卡”、“空手辩卡”、“一夫当关卡”等,有些可以事先准备,但有更多不可以,考验辩论员的即场反应。
东华三院吴祥川纪念中学的王正扬,在“佛系应否作为香港人的生活态度?”中就抽中歌唱卡,需在发言中以唱歌形式唱出稿件。作为反方的他,提倡港人要积极面对生活,所以就即场想起讲述香港六、七十年代草根阶层的发奋向上精神的《狮子山下》。他亢奋激昂地唱:“人生中有欢喜,难免亦常有泪……”,表现淡定有自信,完全看不出是中二的学生,更被师兄兼队友大赞为队中的“超新星”。
另一个跟音乐元素有关的奇趣卡就是音乐卡。香港华仁书院的梁彦诺抽到这张卡后,需要一边聆听音乐,一边发言。大家都怕他会因为耳机中的音乐太大声,控制不了声量,结果,他跟其他辩员发言的声量一致,表面上看来完全没有受到影响。他事后表示,他聆听了一首韩国劲歌,发言时需要十分专注于稿件,保持发挥水准。而香港华仁书院的陈允,以及协恩中学的温嘉怡,都抽到外语卡,两位在发言首三十秒都以普通话发言,“转台”转得非常自然流畅,没有影响发挥。
“雪崩”、“移形换影”令表现大打折扣
以上三款卡的挑战性还不算大,最令辩员“崩溃”的,莫过于是雪崩卡和移形换影卡。在“佛系应否作为香港人的生活态度?”和“赵佩玉还是陈玉娥更适合成为立法会议员”的两场比赛中,四队都受到雪崩卡影响,全部队伍桌上所有非空白的提示卡都要被没收。有辩员一瞬间脑海一片空白;亦有辩员立刻在新的空白卡上尽量抄下自己所记得的要点。东华三院吴祥川纪念中学的甘咏芝表示,自己作为结辩,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发言,雪崩卡令她不太记得起自己的论点,影响了表现。
另外,香港华仁书院的队员抽到移形换影卡,要选择友方两位辩员互调发言次序。结果,天主教南华中学的第二副辩和结辩就要对调,令她们表现大打折扣。虽然表现不及传统名校理想,但天主教南华中学的林老师指,这次是他们第一次参加奇趣杯,当中更有两位辩员是第一次参加辩论比赛,他们会继续吸取经验,未来努力在辩论方面发展。
更多奇趣卡:
学生大赞“贴地” 老师指享受过程最重要传统辩论比赛的题目多数围绕时事,例如僭建及丁屋问题等,参加比赛的辩员们以及特意前来观赏的中学生都认为过于沉闷,而奇趣杯的题目就有趣得多,更贴近他们的生活。例如以电视剧《爱回家》的男女关系作背景的题目─“《爱回家》中的熊若水还是mandy更适合成为秦博思女友?”就最受学生欢迎,连辩员们们都很想自己抽中这道题目,认为可辩性更高,又可以展示个人特色。
虽然奇趣杯是个“不太正经”的辩论比赛,但参加的学生都没有轻视它。比赛结束后,辩员们都会留下来逐一询问评判的意见,希望可以加以改进自己的表现。协恩中学的曾老师就指,学校主要派出初中队员参加奇趣杯,让他们吸收更多比赛经验,小试牛刀;不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享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