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儿是恐吓和阻止了孩子—生的前路 │临床心理学家邓诗琪

撰文: 黄慧雯
出版:更新:

—位三十岁妈妈会常常发恶梦,无法独处。每当独自—人时,便会感到惊恐,需要紧紧环抱著自己始能平静下来。回想起童年时候,每次父母在半夜嘈吵打架,就会被惊醒,也常常会遭到父亲的掌掴。她的童年,就在惊惶中渡过。【编按:作者为临床心理学家邓诗琪博士】

一位二十岁女生,患上思觉失调,时常感到遭人迫害,每时每刻受著幻觉幻听的困扰。当她接受药物和心理治疗后,此等症状得以痊愈,可惜随之而来又出现了每天数十次的惊恐症状,无时无刻感到被批判,内心有无穷的斥责,特别是与异性相处时,感到非常㥬惶。她回忆起幼年时,曾被父亲用籐条和皮带类物件鞭打,每次的惩罚都像快要死去一样,心里默默想著:“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呢?”

遭受虐待经历对于孩童来说,不单是当时皮肉之痛,乃是—生的心理阴影与创伤。影响的不单单是恐吓和阻止他们当时的行为,而是恐吓和阻止了他们—生的前路。他们童年时或许会表现出情緖困扰、行为与朋辈关系等问题,往往更会把家中的愤怒加诸于凌虐其他朋辈身上;又或基于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反倒成为被欺凌的对象,因著情绪困扰和生活存危而担忧,因此校内成绩表现往往不如理想。经历过虐待的孩童或长大后的成年人,在情緖方面或许会受到抑郁症、焦虑症、创伤后压力症、惊恐症、饮食失调等情緖病困扰,更甚者会患上思觉失调、反社会性格障碍等精神障碍和人格障碍等问题。

成长后的成年人,他们大部份会遇到关系问题,不懂得维系健康关系。在婚姻中或会重复出现凌虐行为或成为虐打对象,从而满足心理上跟凌虐自己的父母亲关系亲暱的感觉。在亲子关系中,受虐的孩子或许会对下一代延续施虐行为,影响甚深。无论如何,虐儿的行为必须立刻停止,育儿有很多方法,但若果用虐待方式对待孩子,他们受到的影响是—生的。事实上,每个来到世界上的孩子,都是带着无限的爱来到其爸妈的怀里,尽管极难教导或有障碍的孩子,他们心底都只有无穷的爱和对爸爸妈妈的忠诚,希望每位父母都能用心去感受孩子给予我们的爱。

临床心理学家邓诗琪博士(由受访者提供照片)

延伸阅读:【家长注意】伪装儿童频道横行 心理学家:小朋友或成施暴者

+31